• 005253533/2021-00076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工作报告
  • 2021-02-03
  • 2021-02-03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密发展历程中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郑州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阶段胜利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成果。实力更强。我市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62位、工业百强县(市)第59位、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第65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7位、河南省第3位。气质更佳。接连创成国家卫生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森林城市、省园林城市,多年夙愿今朝梦圆。喜获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市)。活力更足。成功举办2020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云上时装周、中国(河南)首届白银文化博览会、首届中原美妆节等重大盛会活动,新密发展越来越美好、人民越来越自信。

    (一)在大战“疫”中稳增长,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生产生活秩序平稳恢复,经济运行回归常态。快速动员打好“阻击战”。第一时间启动抗疫应急响应机制,市委政府坚强领导、人大政协密切配合、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基层党组织全面响应、广大党员干部一线冲锋、社会各方面全力支持,构筑了高效严密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全面落实“四早”“四集中”,推行“基层首诊、逐级转诊、分区就诊、定点救治”,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风险防线,成为郑州市本地病例最少和“零增长”时间最长的县(市)。常态防控打好“阵地战”。严格落实精细精准措施,慎终如始抓牢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累计排查6万余人,有效防止了疫情输入反弹。1个月内建成万神山等10家医疗物资企业,叫响了“新密速度”,展现了“新密力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爱心企业、社会人士等踊跃捐款捐物合计3900多万元,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意大利巴兰扎泰市捐赠送达了2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彰显了特殊困难时期的中意情深,人民日报以《友城情谊重》为题予以报道。恢复经济打好“攻坚战”。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持续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狠抓“七到企业”,力促复产达产。累计帮扶企业(工程)6626家,减免缓退各类税费53.7亿元,提供资金支持257亿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郑州市考核中多次位列先进,我市派驻郑州市健康关爱中心专班连续四次获评郑州市优秀单位。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亿元,增长4.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6亿元,比年初增长17%,有力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向好。

(二)在大创新中促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突出工业(制造业)强市、文旅兴市导向,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双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呈现加速度。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等专项行动,施密特电梯、国家863科技创新园等128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被评为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个、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休闲观光园区2个。接待游客6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6亿元。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动物王国、冰雪酒店等项目逆势开业,“十一”期间营业收入达到8970万元,名列全省景区第一。伏羲山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精品园1个,休闲农业总收入1.2亿元,荣获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市产业集聚区新建续建风尚企业新城创新产业园、同赢服装企业总部港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投资45亿元,被命名为河南县域经济特色百亿产业集群。我市获评郑州市产业发展先进集体。创新发展实现强驱动。强化技术质量标准引领,全面推行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分类综合评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企业41家、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型平台9家、“上云”企业312家。酷派三维科技被认定为我市首家郑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省级绿色工厂3家、郑州市领军型企业4家。市科技创新创业综合体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入孵企业256家,被评为省特色产业基地先进单位。评选市长质量奖5家,康宁特环保科技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结构调整展现新成效。坚持以开放招商扩优势、增后劲、促转型,聚焦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研发平台,强化链条招商、对接拜访,合丰泰柔性玻璃基板、荣力军工通信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云天智能卫星通讯等19个项目正式签约。引进域外境内资金205.8亿元,增长6.1%,跨境电商交易9.3亿元,实际吸收外资2.4亿美元,获郑州市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落实“五个一”“两分包”工作机制,30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5.2亿元,获评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

(三)在大变革中优生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聚焦郑州“西美”功能布局,大力推进“三生融合”美丽新密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人居环境更美。以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喜摘郑州市“爱国卫生杯”桂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覆盖率达95%以上。城市西区洧水河污水处理厂、刘寨镇污水处理厂等建成运营,完成农村“四改”2.5万户。启动50个美丽乡村示范性村庄规划建设,推进保留性村庄实用性规划应编尽编,伏羲山楼院、米村范村、牛店北召等美丽乡村初见成效。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达标村40个,被授予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美丽乡村唱起来”大型活动首场演出亮相新密。生态环境更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765家工业企业完成“六治理”核查,153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完成治理,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下降5.6%、1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3天,比上年增加50天。河长制有效落实,出境水质持续向好,土壤环境保持稳定,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编制生态建设规划,42个重大生态项目完成投资18.5亿元。实施“一屏五美六路多园千百十示范点”工程,新增国土绿化5.1万亩,创成国家级森林乡村6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4个。溱水河综合治理、南水北调引水入密配套调蓄工程等有序推进,“三区两线”露天矿山治理任务全部完成,获评郑州市生态建设先进单位。营商环境更好。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1677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占比90%,1531项“一次不用跑”,占比82%。“城市大脑”一期项目加快实施,率先开通县级数据仓库。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服务八同步”,完成土地收储7234亩、供应4231亩。争取政府债券8.9亿元,新增“四上”单位70家、资本市场挂牌企业30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在郑州市前列。

(四)在大建设中夯基础,城乡融合持续突破。坚定不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交通“畅”起来。进一步优化城乡路网体系,开阳路南延、溱水路西延、金凤路北延等16条道路建成通车,龙潭大桥新建工程和国道343、省道321等22个整修工程完工投用,国道310、省道317、郑尧高速轩辕丘收费站提升改造等推进顺利,焦平高速、国道234升级改造等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建成“四好农村路”项目92个211.8公里,“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任务如期完成,交通网络综合效应持续放大。城市“靓”起来。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编制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核心片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生态绿化、城市改造更新四大类项目94个,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4个40.5万平方米,网签安置房3202套、回迁群众1879人。金巴斗购物中心、中强·光年综合体等新兴片区蓬勃兴起,城区和主镇区实现5G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报恩寺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加快,建成微公园、小游园15个,新增绿地62万平方米。产业新城规划建设有序进展,白寨镇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获郑州市表彰。乡村“兴”起来。668个乡村振兴项目稳步推进,4个中心镇的48个项目完成投资8.8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26个,来集马沟、曲梁窦沟、岳村竹杆园等90个村实现分红,受益群众10万多人。广泛开展文明镇村创建、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荣获郑州市“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五)在大投入中补短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障好民生。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突破80%,承担的省、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和我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扎实开展国家、省反馈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回头看”,深入对标对照,全面完成整改。坚持“造血”“输血”并举,122个扶贫项目全部竣工,资金拨付率达93.8%。28个脱贫村集体收入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把保就业放在首位,加大政策扶持,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带动城镇新增就业881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36人,荣获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坚持美好城市从美好教育开始,实施教育惠民项目54个,政通路幼儿园、育才街小学、市委党校新校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黄河护理学院、郑州医药专修学院等建设加快,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42套。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引进金水区纬五路一小托管轩辕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彻底消除大班额。实现城区公办中小学在校午餐供应全覆盖和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全免费,有效解决学生“午餐难”“接送难”问题。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建成多功能运动场2个、健身驿站1个、新建和升级改造足球场15个。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建设稳步推进,疫情防控能力提升等项目进展顺利,4家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完成5家二级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哨点)建设,市中医院晋升全省首家县级三级医院。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下降14.2%。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完成升级改造。举行文化惠民演出234场,新开放各类博物馆5家。民生政策全面落实,有力保障了各类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生活。社会治理效能跃升。扎实推进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较好完成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任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进行。集中开展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消防火险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四大攻坚战”,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严厉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环境更加安定。用心用情关爱退役军人,退伍安置、优待抚恤、烈士褒扬、双拥共建等工作成效显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武装工作在郑州市年度军事素质综合考核中总评第一,市人武部被省军区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人武部。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档案史志、供销烟草、保险气象、邮政通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倍感艰辛的一年,也是满载收获的一年!

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党心民心、检验了干部队伍、锤炼了过硬作风,展示了新密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险、能打硬仗、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

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面对一季度经济出现罕见负增长的不利局面,迎难而上,奋发有为,较早有力有序启动复工复产,千方百计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恢复生产经营,取得了二季度稳步回升、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加快复苏的预期成果,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巨大潜质

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再难不减民生支出,牢牢兜住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底线,毫不放松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高度负责办理154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123件政协委员提案,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不懈追求和最高标准!

我们坚持从严要求,扛稳抓实政府系统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规范完善市政府党组会、常务会、议事会等制度机制,始终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切实强化审计监督和政府信息公开,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为“十三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市政府始终牢记全市人民重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郑州市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发展工程、增动力添后劲的创新工程、补短板强弱项的民生工程,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华丽转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平稳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310亿元,比“十二五”净增4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0.7亿元增加到38.8亿元,税收收入从15.9亿元增加到22.1亿元,收入质量逐年提高;住户存款超400亿元,是2015年的1.6倍。主要指标始终保持全省县(市)前列。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构层次全面优化。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465个,完成投资197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3.1:56.2:40.7,调整优化为2020年的3.3:51.9:44.8。新材料、品牌服装、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比重达42%,市产业集聚区获评郑州市“两强”产业集聚区,耐火材料产业园区荣获郑州市“五强”专业园区。文旅兴市迈出坚实步伐,创成国家3A、4A级景区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土地流转率达30%,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152个,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1个,现代农业更有质量。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成交1518个项目257.7亿元,获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百强、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机构等12项大奖。引进域外境内资金902.5亿元,实际吸收外资1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27.3亿元。科技创新动力强劲,全国县(市)一流的创新创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建成省级创新载体14个、院士工作站4家、研发机构160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科技型企业234家,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90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2%。金融和地方债务等风险有效化解,挂牌企业达到210家,名列全省县(市)前茅。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功能配套更加健全。着力构建“133”城镇体系,市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建成区面积33.6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8.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2.9%提高到62.6%。450个提质工程项目完成投资547.3亿元,竣工257个。新建改扩建城区道路53.4公里,城区冲沟生态修复截污纳管工程全部完工,南水北调“引水入密”工程建成通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6处,受益群众23.7万人。新建改造电网880.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03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大隗、超化、刘寨、白寨4个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有序进展,米村朱家庵、超化黄固寺等美丽乡村试点成效显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建成和在建新型农村社区安置房602.7万平方米,入住群众15.8万人。商登高速新密段、密州大道南延等重点工程竣工通车,国省干线“八纵八横”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出入口达到8个,“融入郑州、对接空港”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实施生态建设重大项目158个,累计完成投资135.3亿元。环境污染防治三年攻坚圆满收官,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基本完成,实施“双替代”改造8.6万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增加。“四水同治”深入推进,建设污水处理终端站点584座、完成“四改”12.1万户,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规范运行,覆盖全域的“1+5”污水处理体系逐步完善,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超过国省平均水平。实施国土绿化11.7万亩,建成生态廊道96条4858.8万平方米,城乡更加干净整洁、舒适愉悦。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逐年递增。28个贫困村彻底摘帽,3787户1627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显著,新增市场主体46284户、城镇就业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生产总值增速。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和普惠性公办幼儿园90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六年居郑州县(市)榜首,新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重点工程相继投用,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全省领先,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缓解。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平安建设卓有成效,“一村一警”机制全国推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新密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稳扎稳打、厚积薄发,实现了一次次质的飞跃。县域经济2016年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第95位,2020年上升到第62位。综合竞争力、工业经济、制造业、新型城镇化质量、营商环境、全面小康等入围全国县(市)百强。经济发展质量、规模水平、结构效益、潜力活力、民生幸福评价指数等连年稳居全省县(市)前列。“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走进新密,30多个国家的政党、组织代表见证点赞了我市发展的巨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获得了一项项国省殊荣。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市)、省质量强市示范市以及对外开放、脱贫攻坚、安全生产、农民工工作等80多项国省荣誉,新密生态优势、创新优势、基础优势、治理优势加速聚合,综合优势全面重塑!

五年来,我们高位谋划、前瞻布局,打造了一个个金字招牌。被授予国家环保装备制造基地、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基地、中国密玉之都、河南省特色产业基地、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河南豆腐之乡等称号。成功举办三届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暨青年时尚创意文化节、两届中国(新密)国际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和首届中国(新密)工艺美术文化节、美食文化节、“一带一路”国际纺织服装商务代表走进新密等活动,与意大利巴兰扎泰市达成友好城市意向,新密知名度、时尚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大幅跃升!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新密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质量效益还有待提升;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占比不高,重大项目尤其是基地型、龙头型和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还不多;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任务还比较重,统筹推进城市“双改”和乡村振兴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有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新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正、不担当不作为、懒政怠政依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营商环境还需要持续优化等。对此,我们将勇于担当、积极应对,标本兼治、认真解决。

二、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当前,新密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综合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市面临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宏观经济新形势,面临“一带一路”、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区一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演化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短板弱项亟待补齐等不利因素。

总体来看,我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长期积累的综合势能正在释放,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和战略定力,坚持把着眼全局和立足实际结合起来,把远景目标和近期任务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够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根据《中共新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新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请予审议。

○三五年远景目标是:高质量建设“强富美”现代化新密,实现产业强、生活富、生态美。一是产业强。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核心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高耗能产业逐步“出清退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功构建现代服务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生活富。人民群众收入普遍增加,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居全省先进位次。三是生态美。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山水林田湖草”得到系统保护修复,城市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和全域更高品质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普遍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建成“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美丽新密和郑州都市圈美丽“大花园”。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郑州“西美”“南动”功能布局,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绿色发展,扎实走好生态立市、工业(制造业)强市、文旅兴市发展之路,全面开启“强富美”现代化新密建设新征程,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作出更大贡献。

目标路径是:聚焦“一四六九”推进新密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前50位。“一”:就是以建设“强富美”现代化新密为总目标。“四”:就是明确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耐材基地和时尚服装家居之都、环嵩山生态休闲康养核心承载区、河南省城乡融合与全域城镇化发展示范区、郑州都市圈核心区重要组团“四大定位”。“六”:就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优、改革开放力度更大、绿色发展颜值更美、社会文明程度更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好、社会治理效能更强“六大目标”。“九”:就是实施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释放深化改革新活力、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开创城镇建设新格局、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建设生态绿色新家园、树立文化新密新名片、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等“九项工程”。

重点任务是:(一)创新提质,转型增效,着力打造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强化创新引领理念,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各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兴旺之城。

(二)城乡统筹,协调并进,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强化城乡一盘棋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发展多元化,积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示范之城。

(三)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着力打造美丽生态环境体系。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城市,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先进之城。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强化内外联动理念,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借势郑州航空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施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行动,促进高端要素资源汇流涌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核心指标进入全国一流行列,不断增强面向全省、全国、全球的吸引力,高质量建设营商环境至优之城。

(五)共建共治,全民共享,着力打造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强化民生为本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努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全省最具幸福感城市,高质量建设社会治理标杆之城。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郑州市部署要求,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六稳”“六保”提升、产业转型提质、城乡融合提速、生态文明提效、开放创新提能、民生改善提标“六项行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扣“六稳”“六保”新要求,加快夯实发展新根基。坚持稳中求进,积极主动作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抓风险化解稳大局。严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压实“四方责任”,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的防控常态化格局,加强进口商品、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强化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和防控物资储备,有序推进新冠疫苗分批接种工作,坚决消除疫情传播风险。完善疫情应急处置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扎实做好金融、农民工工资清欠等领域风险防控,着力应对疫情衍生出的各类风险,防范风险向其他领域传导蔓延。抓就业社保稳人心。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援企稳岗政策,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就业问题,让群众就业更充分、工作更稳定。持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就业。新增市场主体9000户以上、城镇就业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00人。扩大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及时精准救助困难群众,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抓投资消费稳增长。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聚焦产业、生态等领域和“两新一重”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争取45个以上项目进入省“982”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302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全面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性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挂牌企业40家。继续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消费促进月、“夜游夜健”等活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推动金城时代广场、中强·光年综合体、金巴斗购物中心等商圈业态调整、品质提升,集聚国际国内知名消费品牌,形成具有新密文化特色、现代时尚繁华的商旅聚集地。用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市)各项政策,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二)紧扣产业迭代新趋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一二三产协同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构建优势产业主导支撑、新兴产业梯次培育、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3334”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制造业主体地位。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耐材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程,持续壮大新材料、品牌服装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发展产业链配套企业,增强制造业整体实力,努力创建中国耐材之都。鼓励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生产制造类小微企业园。启动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建设“产业大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新增“上云上链”企业100家、省级智能车间和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家,培育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2家、瞪羚企业10家以上。实施“亩均效益”创新引领、领跑者、效能提升三大行动,加快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和落后产能市场出清。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战略,开展第四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培育郑州市市长质量奖候选企业1—2家,支持密玉申报国家标准,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县(市)。突出服务业引领地位。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积极发展家政、养老、育幼、健康、文旅、体育等“幸福产业”。依托“六美”优势,围绕构建“一心引领、三带共进、三区联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支持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伏羲大峡谷等景区提档升级,推进中原国际慢城、北京星光文旅、裸心园度假村、南部文化古城保护利用等重点项目提质进展,打造国内知名、中原一流的文化旅游圣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城游憩带,形成5条美丽农业休闲观光、6条美丽村庄乡村游精品线路,培育朱家庵美丽乡村、伏羲山嘤嘤客栈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郑州大都市区近郊游和乡村游首选地。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健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30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2家、特色村1个。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动农业生产由基本机械化转向全程全面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三)紧扣城乡融合新特征,加快优化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努力构建城镇紧凑、乡村疏朗、城乡融合、功能配套的一体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中小城市。统筹城乡规划和项目谋划。坚持全市规划一盘棋、一张网、一张图,规划引领、设计先行,完善“133”城镇体系和“15511”乡村振兴框架,协调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庄规划等编制,强化规划刚性执行,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施“双改”、高品质城市建设等项目101个,高水准、大手笔推进新密产业新城、新密新区和中心城区东部商务新城、超化新镇区、白寨镇区等“2+11”重点片区核心板块建设,引领带动城乡建设品质全面跃升。新密新区(产业集聚区)要结合新一轮规划修编,深入研究与郑州中心城区、航空港区、我市主城区及周边县(市)的协作配套关系,完善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核心板块建设、研发平台打造、主导产业发展、城市风貌塑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持续开展“百园增效”行动,促进节地水平、产出效益双提升,努力在“二次创业”中赢得主动、进位升级。统筹城市提质和乡村振兴。中心城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建成区有机更新和外围组团开发建设,深入实施“三项工程、一项管理”,注重节点打造和“微改造”,构建分布式、多中心、网络化城市发展格局,走好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政府引领、尊重民意、愿改尽改、积极稳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个,逐步实现配套完善、环境整洁、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稳步推进袁庄井沟、西大街金凤路等9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建成安置房12.7万平方米。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一期、报恩寺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园,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积极开展达标街道和美丽街区创建,全面推行“路长制”,持续深化城市“四治”“四化”,上线运营智慧城管系统,拿出绣花功夫、匠心精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让群众感受到城市温度。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持续推进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中心镇和美丽乡村组团建设,参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8个、示范村38个。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做到旱厕、垃圾乱堆、黑臭水体“三个清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实施“三年强村计划”,集体经济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以上,努力走在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市)的前列。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城市形态更新、业态更新、功能更新,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政通路、浮戏路、农业路南延和新密新区杨庄路等道路建设,同步实施水电气暖等公配管线建设。坚持“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体系和慢行系统,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体验。完成郑尧高速轩辕丘收费站提升改造、省道232与国道343连接线等工程,争取国道310、省道317等项目域内主体完工,推动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段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国道234升级改造前期工作,实现城乡路网的全面优化升级。抢抓郑州市轨道交通网布局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四期线网规划,争取更多站点布局我市,扎实做好K2快线、地铁6号线、7号线等前期工作。坚持TOD导向,分类研究制定站点和停车场周边片区规划开发建设方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征迁、同步土地收储和有序开发建设,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城区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6公里,新增燃气管网10公里、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智慧停车场6个。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建设,实施新密新区、城北组团新区供水工程,确保220千伏密北输变电工程等竣工投运。实施“气化乡村”工程,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1.4万户。建成5G基站470个,实现乡镇热点区域全覆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城市大脑”一期项目,完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体系,加快实现惠民政策“网上兑现”“免审即享”。推进教育社保、就业创业、健康生活等基本公共服务全域均等化,保障人人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四)紧扣生态建设新任务,加快厚植发展新优势。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防、治、建、管协调联动,建设好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西美“大花园”。深化污染防治。突出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深入开展“四治”行动,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环境治理带来的美丽。大力“治气”,统筹推进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排气、扬尘灰气、燃煤烟气治理,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69%以上。深入“治水”,认真落实“河长+检察长”制,坚持“四水同治”,持续开展河湖非法采砂、“清四乱”“三污一净”专项整治,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大隗、苟堂、白寨3个污水处理厂建设,稳定运行村(社区)污水处理站点,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科学“治土”,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建设用地污染地块联动监管,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和涉重金属污染管控。综合“治废”,协调推进生活固废、建筑固废、污泥固废、有害固废、再生固废治理,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深化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遵循“山区绿化彩化、村庄绿化美化、庭院花化果化”理念,开展北横岭、柏崖山、伏羲山等困难地造林攻坚,继续实施“五美”工程,规划建设全域绿道,持续打造森林新密、山城大美新密。新增国土绿化5300亩,创建省级森林乡村20个、森林特色小镇1个。坚持保存量、扩增量,协调推进“西水东引”工程,加快推进溱水河综合治理、双洎河上下游河道治理、溱水河和洧水河省级湿地公园、大磨岭煤矿矿排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努力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全域生态水系。深化综合整治。持续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耗,压减煤炭产能150万吨以上,关闭煤矿10家,培育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编制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进全域土地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强化远大景齐生态健康城、绿色矿山建设、补充耕地储备、煤矿沉陷区治理等带动,促进生态修复的连片治理,发挥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严格落实山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四个一”“零容忍”坚决打击非法采矿、违法占地等破坏自然资源和耕地的行为,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五)紧扣改革开放新动向,加快激扬发展新活力。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促开放、促发展,让市场主体不断壮大起来,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起来,让改革效力充分释放出来。深入改革增强软实力。建成市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大数据+信用”监管理念,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坚持“应进必进”,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逐步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指标统筹,推进新型产业用地、“标准地”供应等改革,着力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工业用地,促进土地优供快供。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等改革。抓好国有平台公司改革,加快市财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转型,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事业单位、财政体制、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等改革。全面创新增强竞争力。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平台、科创投资机构等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2个、新型研发机构1个。实施“三高”企业培育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企业35家,市创新创业综合体力争建成国家级孵化器。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借势郑州黄河人才计划,以引平台、引高校、引科研机构为主攻方向,大力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动产业项目跟进落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强与香港城市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和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合作,发挥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新密分中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新密分中心等机构作用,促进创新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开放合作增强吸引力。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推进“首席服务官”制度,打造“店小二”式服务,做到企业无事政府不扰、有事马上就办。明规矩,强监督,持续推动党政干部和企业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亲而有界、亲而有度,清而有责、清而有为,共同营造诚信守法、风清气正、交往有道、廉洁高效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发展和前沿技术研究,积极谋划前瞻性项目、招引突破性项目、扩大优势性项目,全面提升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水平。以产业新城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瞄准头部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常态化开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招商,大力引进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注重土地、环境等要素配套保障,强化从项目签约落地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协调服务。新签约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2个、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链关联企业3个,引进域外境内资金210亿元,实际吸收外资2.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6.5亿元。持续办好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白银文化博览会、中原美妆节等活动,加强与意大利巴兰扎泰市的友好城市交流,让新密开放度更高、时尚感更强、国际范更足。

(六)紧扣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快共享发展新成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新密人民有更多的优越感、自豪感、归属感。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努力补齐教育短板,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新建公办幼儿园、回收配套园投用和规范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幼儿园,实现育才街小学、新华路幼儿园等11所学校建成招生,开建大鸿路小学、青屏街小学、风尚街小学等3所学校和12个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增加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建设郑州市第八高级中学,促进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和教育服务能力建设,让群众享受到更美好的教育。支持郑州城市学院增设新材料学院,加快推进黄河护理学院、郑州医药专修学院、郑州财经技师学院等项目,为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储备更多人才。实施健康新密行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深化医共体建设,确保市中医院科研综合楼、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投入使用,启动新建市人民医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升文明卫生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以沿黄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建设为契机,积极谋划实施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遗产遗址保护项目。加大市民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推进力度,市科技创新、文化、规划3个展示中心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加强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及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综合馆“两场三馆”建设,发展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十五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努力完成市殡仪馆改造、城市公益性公墓和乡镇示范性公墓建设任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总结提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经验,打造“新密治理”品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领导干部包联和接访下访制度,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和奖励办法,推动信访问题有效化解。深化平安新密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保持社会大局和谐安宁。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推进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工作。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工作。

四、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奋发进取的锐气、决战决胜的志气,创新方式提效能,转变作风树形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新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一)坚持从严治党不放松,提高政府贯彻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规矩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中央、省、郑州市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严格落实市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以政府清廉带动干部清正、促进政治清明。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用好“五种学习方式”,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基层落实年活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坚持人民至上不放松,提高政府亲和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主要精力放到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上,按照群众需求导向,确定政府工作重点和优先办理事项,让新密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政府系统各级领导和干部要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沉下心,俯下身,多深入一线调研了解政策执行和工作推进情况,多倾听企业群众诉求,多宣讲纾困解难政策,多帮助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务实作风和实际行动,暖人心、增信心、鼓干劲、促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网上办”、不见面审批,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找人少找人、不跑腿少跑腿、办的快不受气。

(三)坚持依法行政不放松,提高政府公信力。有权不可任性,滥权必当问责。坚持权责法定、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快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当好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完善法律顾问、法治讲座、规范性文件和政府合同法制审核等制度机制,严格遵循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票决民生实事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政府带头重信践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快建设法治新密。

(四)坚持自我革新不放松,提高政府战斗力。树立本领恐慌意识,树牢新发展理念,大兴学习之风,强化战略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加强对新政策、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等的学习领会和消化吸收,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严格财政规划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在为民惠民上、用在促进发展的刀刃上。加快建设数字政府,以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水平。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坚决打破“大锅饭”,树立“多劳者多得多奖”的鲜明导向。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保障好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创新作为、担当善为、奋发有为!

新征程鼓舞人心,新任务催人奋进。各位代表!在推进“强富美”现代化新密高质量建设上,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勠力同心,凝心聚力,倾尽全力,奋力谱写“十四五”更加出彩绚丽新篇章,为郑州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 “一联三帮”:指党政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帮助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产业项目建设。

2. “七到企业”:指在复工复产和“三送一强”活动中,政策宣传到企业、力量下沉到企业、精准服务到企业、税费减免到企业、供地保障到企业、用工支持到企业、资金协调到企业。

3. “上云”:指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4. “城市大脑”:指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整合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进行融合计算,辅助实现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

5. “982”补短板工程:指河南省聚焦乡村振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低碳高效能源、重大水利工程、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9大领域,统筹推进8011个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约2万亿元,有效支撑全省投资稳定增长。

6. “3334”现代产业体系:3,新材料、品牌服装、文化旅游;3,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3,绿色造纸、清洁煤炭、电力能源;4,商贸物流、建材家居、美妆珠宝、现代农业。

7. 单项冠军企业:指中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8. 隐形冠军企业:指不为公众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

9.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10. “六美”:指美景、美食、美玉、美银、美服、美妆。

11. “一心引领、三带共进、三区联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心”指郑卢高速新密北站附近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通道设立旅游驿站和旅游服务咨询点,逐渐形成集散中心和网点上下互动、相互支撑的集散网络体系。“三带”指市域南北两条自然景观旅游带和中部人文景观旅游带。“三区”指以伏羲文化、岐黄文化、黄帝文化、溱洧文化等为主的历史文化景观区,以伏羲山、九里山等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区,以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为主的主题景观区。

12.“百园增效”:指全省近200个产业集聚区开展的提质增效行动。

13. “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指人行优先、非机动车优先;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非机动车与行人分离,各行其道;人行道贯通、非机动车道贯通;对六车道以上道路增加二次过街设施。

14. K2快线:定位为“都市圈通勤快线+世界精品文旅线”,K2线新建段西起少林站,途经登封、新密、郑州主城区,衔接嵩山少林寺、伏羲山、商都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串联郑州站和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与郑开城际在贾鲁河站接轨,新建线路长度约103.4公里,设站18座。K2线中心城区段线路长约31公里,主要沿博体路、陇海西路、大同路、书院街、熊耳河、郑汴路、广场南路、复兴南路和学理路敷设;登封线自少林站至奥体中心站长约72.4公里;与郑开城际贯通运营,自贾鲁河站至宋城路站长约41公里;巩义支线自奥体中心站至巩义南站长约67.5公里。

15. TOD导向: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使人们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

16.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群众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完成办理。“一网统管”指通过城市大脑平台归集各职能监管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后进行互联打通,破除数据交流障碍,统筹要素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分析赋能后运用到城市监管之中,加强协同共治,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精细化高效化管理。

17. “四个一”:指一经发现、一齐上阵、一网打尽、一纠到底。

18.头部企业:指在某个行业中,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的影响、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对该地区、该行业或者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19. “第一议题”制度:指将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类各级会议的第一议题,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

20. “五种学习方式”:指平时抓紧自学、以会代训领学、进党校学校讲学、沉到基层宣讲、在交流中互学。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