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533/2016-00015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农业
  • 2016-02-14
  • 2016-02-18
  • 通知
  • 新密政办〔2016〕3号
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密市发展绿色农业助推生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新密市发展绿色农业助推生态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2月14日

 

 

新密市发展绿色农业助推生态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绿色农业发展,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郑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绿色生态的理念,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培育绿色安全农产品,着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项目支撑,强化带动,不断提升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为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密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功能更加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大生态、大食物、大市场、大农业、大科技”新理念,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拓展农业功能为切入点,以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和“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农民打好“果蔬牌”,念好“山水经”,唱好“观光戏”。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支撑,建设“互联网+农业”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果蔬、花卉等经济作物,做强“一产”;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做优“二产”;拓展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大力发展集采摘、体验、养生、垂钓、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做活“三产”。通过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粮经作物统筹发展、“种植—加工—休闲”全产业链条的绿色生态农业结构。2016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6万亩,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等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0家、名优农产品品牌20个,观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00个,年产值达到10亿元。

(二)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着力培育绿色安全农产品。一是按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以粮食、瓜果、蔬菜等作物为重点,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和生物肥、有机肥,降低农业投入品面源污染,扩大全市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面积,逐步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二是按照绿色、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宣传引导,加强服务管理,认真做好“三品一标”(“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一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升级工作,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三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严禁销售国家明令禁用的剧毒、高毒农药,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按照国家要求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严格执行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2016年,全市可追溯标准化“菜篮子”生产基地达到20个,“三品一标”认定基地40个、面积10万亩以上,认证产品50个以上。

(三)以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一是按照“一园一品、一园一色”发展思路,突出“生态、休闲、养生”主题,借鉴工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旅游业,重点培育提升一批精品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二是充分利用新密市山地丘陵自然生态和羲黄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的观光农业。顺应城乡居民假日城郊休闲度假的新趋势,在西部山区打造自然观光美食园,在南部山区打造岐黄文化园,在中东部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园,在北部打造生态园林观赏园。同时,依托示范园和现有资源,适时举办“杏花节、美食节、槐花节”等节庆活动,开发慢享生活休闲游、农事活动体验游、山区清凉度夏游、乡村文化互动游等精品线路。通过点、线、面农业休闲功能区完善提升,逐步把新密打造成适宜城乡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周边城市的大乐园。2016年,全市共新建、续建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24个,提升休闲农庄20个,培育农家乐300户,规范农家乐示范户60户。

(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统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先导,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建立机制,着力打造整洁有序、生态自然的人居环境。一是按照“大清理、大拆迁、大整治”工作思路,紧扣“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整治标准,坚持以村庄、社区、镇区、景区、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持续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二是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广应用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压块制肥、食用菌栽培等综合利用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燃煤、烧柴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依托郑州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积极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是按照“以点为基、串点连线、连线成片”工作思路,以“两安、三化”为重点,在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和规划保留村庄积极开展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着力抓好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庄的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2016年,全市共建设达标村30个、示范村15个。四是根据保留村庄的空间分布、资源禀赋、产业设施和区位条件,坚持“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彰显整体美”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在抓好超化镇黄固寺村、米村镇朱家庵村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建设的同时,新启动实施项目村1—2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综合协调、指挥调度、督导检查等事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出台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量化任务,细化责任,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支撑。市涉农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省、郑州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投资和财政奖补扶持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参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搞好跟踪服务。要坚持以各项农业技术服务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人员的作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跟踪指导与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全市农民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不断把新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