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533/2017-00207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综合
  • 2017-09-30
  • 2017-10-10
  • 通知
  • 新密政文〔2017〕197号
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密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新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密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

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新密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7年9月30日

 

新密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1 部委《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发改规划〔2016〕2489 号)精神,结合新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目标,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为抓手,以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为保障,着力城镇化发展基础提升,着力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着力城镇化发展机制完善,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形成兼具新密特点和示范推广意义的新型城镇化“新密模式”。到2017年,实现农业转移人口4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到 2020年,实现农业转移人口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5%。

二、主要目标

——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到2020年,“一城一区四中心镇多点”的全域城镇化新型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初见成效,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良好格局。到2020年,全市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推动资源型成熟型市(县) 向现代化市(县)的跨越发展。

——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对城镇化支撑作用明显。到 2020年,城镇化建设核心资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成本有效降低,形成透明、规范、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三、工作阶段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期为 2016 年—2020 年,我市推进试点工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试点方案完善阶段(2016 年底到 2017 年第三季度),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推进试点建设各项要求,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制定我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确立试点工作目标,明晰试点建设任务,细化责任单位分工,夯实全面推进试点建设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重点推进阶段(2017 年第四季度到 2018 年底),主要任务是抓好试点实施方案推进落实,同步深化国家、省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更利于试点开展的相关措施,积极开展试点建设调研,凝炼形成具有新密特色和可复制推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

第三阶段为总结和提升阶段(2019 年到 2020 年上半年),主要任务是结合国家评估试点开展情况,针对性强化具体推进举措,适时调整完善试点实施方案,找准找实试点建设中存在差距,围绕建设目标持续深化推进,确保试点建设取得真果实效。

第四阶段为评估和推广阶段(2020 年下半年到试点结束),主要任务是对照国家开展试点工作目标,委托第三方综合评估试点建设成效,提炼总结所取得的经验,提升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按要求认真做好上报、推广工作,确保国家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四、重点任务

(一)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方式,增强城乡一体发展基础。

1.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创新型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信委,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推动新型耐材、绿色造纸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品牌服装、节能环保、生态文化旅游、仓储物流等新型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与现代家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实煤炭产能淘汰任务,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鼓励发展煤电一体化,促进煤炭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推进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项目建设,适时启动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推进低风速风能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农委、煤炭局、发展改革委、文广旅局、交运局、产业集聚区)

3.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和城镇衔接纽带作用。持续推进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重点开发与生态保护两类主体功能划分与空间分布。拉大城市框架,高标准拓展提升主城区,强力推进新密新区建设。以高密度、多功能、全方位交通网络支撑新密市融入郑州都市区建设,深入推进城乡高效便捷化交通系统,形成由郑州市中心城区、新密城区、新密新区至航空港构成相向关联发展的三条交通轴带。(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国土局、住建局、交运局)

4.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生态转型发展,坚持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城镇化建设、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相统筹,推进采煤沉陷区域整体开发。对采煤沉陷区内受损严重的村庄采取搬迁重建安置的方式进行治理,充分考虑安置区域与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布局的互动,坚持就近低成本安置的原则,妥善安置采煤沉陷区群众。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进行治理。强化矿产资源开发源头的地质环境保护,鼓励矿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预防地质环境的破坏。对于采矿权灭失地、矿山历史遗留问题和计划经济时期开采形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加大专项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多元投资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市国土局、环保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5.开展新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涵养、生态修复和生态屏障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打造“全域生态”名片,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燃煤污染控制,深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全面遏制扬尘污染。到2018年,城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郑州市确定目标以内,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工信委)

(二)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优化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6.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系统等33个专项规划的初步方案编制和《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报批工作;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构建“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密新区、中部刘寨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西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及超化、大隗、白寨中心镇”的“1+3+3”城镇体系;完成新密市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启动城东片区、城西片区、景观绿化、城市出入口等4个城市设计规划编制。(责任单位:市规划局)

7.构建高等级公路“八纵八横”骨干路网,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加快郑尧高速轩辕丘收费站改扩建工程、S317线郑州境新郑机场至新密段改建工程、商登高速五里堡互通式立交工程等项目的建设,争取2017年完成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新建工程和S541南四环至G343线改建工程前期手续办理,积极推进G310、S233、G234、S232、S228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打造通达郑州城区、航空港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和市域内15分钟高速圈、15分钟干线公路圈。(责任单位:市交运局)

8.坚持以城市“井字+环线”路网体系为带动,按照“东进、西拓、南改、北扩、中优”十字方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区路网建设,重点实施溱水路西延、未来大道南延等在建工程,打通周楼街、育屏路等断头路,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到2018年,亮灯率不低于95%。加强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线、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的园林绿地建设和管理,到2018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7.5%以上。实施“四供四改四集中”(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改煤、改污、立面改造、棚户区改造,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到2018年,城市公共用水普及率达到80%、燃气普及率达7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拆迁,全面推进29个棚户区安置房项目,建成安置房8411套112.5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市住建局、环保局、园林绿化处、房管中心、自来水公司)

9.加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动郑州市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郑州财经技师学院等项目落地开工,扎实推进城区长乐路初中、开阳路小学等13所学校建设,逐步实现教育均等化发展。加快市妇幼保健院暨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和市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努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六馆四中心”建设,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市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惠沟、马鞍河沟、周垌沟等冲沟治理,实现公园化、景观化。到2018年,城市建成区达到国家及省定海绵城市建设的10%目标要求、完成2个地下管廊建设任务,100辆车15个公共车位的要求,新增城区公厕70个。(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卫计委、住建局、规划局、公安局)

10.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功能,推进航空港重要拓展片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大安置房、市政道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力度,着力引进产业链中起关键作用的重大项目,不断强化高度集成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到2018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5平方米、公共用水普及率达80%、燃气普及率达7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亮化率不低于95%、绿化覆盖率达到26%;基本实现100辆车15个公共车位。建设新密市环保科技创新创业综合体,到2018年入驻科技型企业及研发机构80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名、科技创新创业团队6支。(责任单位:市产业集聚区、新城办、科技局、住建局、教体局、林业局、房管中心、自来水公司)

11.统筹推进中心镇、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推进超化、刘寨、大隗、白寨等中心镇建设工程,到2018年,镇域路网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重点推进刘寨镇轩辕圣境文旅小镇、白寨蓝城桃花源颐养小镇、袁庄乡密登堡葡萄酒风情文化小镇、尖山伏羲古镇、岳村镇清华印象·土门特色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培育一批以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传统文化等为重点的小城镇。加大6个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和8个自然生态风貌特色村保护力度,注重地方特色传承和乡土风貌塑造。重点推进超化镇黄固寺村、栗林村,米村镇朱家庵村和平陌镇香山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农委、新城办、相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2.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公路和县域路网项目,到2018年,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80%。实施生态廊道绿化工程40.6公里,完成营造林总规模2.4万亩。统筹推进4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到2018年,村庄供水率达95%以上。加大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力度,垃圾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改扩建农村中小学16所,新建56个村级公共文化场馆,升级改造120个村庄的体育设施,新增室外健身用地6000平方米。积极推进煤矿沉陷区和易地扶贫村庄重点向有产业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较好的地区搬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已经实施旧村拆迁的,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原有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加快安置房建设,确保3年内已动迁群众全部回迁。(责任单位:市交运局、住建局、水务局、林业局、农委、教体局、卫计委、文广旅局、新城办)

(三)探索城镇化运行机制,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13.建立多元化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将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通过发行新型城镇化项目债和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专业化原则,将现有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改组为城镇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健全新密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及其网站,加强整合并在制度上进行固化,对土地招拍挂、城镇化建设项目和运营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养老项目等)、保障房项目等各类城镇化产品进行招投标等市场化交易,完善市政建设和服务项目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体制机制建设。编制城镇化项目建设规划和融资规划,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并开放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旅游园区方案社会申报机制和项目预评价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设计一体化的综合性建设解决方案。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立健全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合作机制,通过政策性贷款、专项债券和专项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方式,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政策性金融支持机制建设,编制公开透明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为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常态化提供保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发展改革委、新城办)

14.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权益保障机制,探索承包土地、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分配权益的流转置换机制和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明确政府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的全覆盖。深化农业人口转移的农村配套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支持兴办多元化、多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逐步建立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快农村就地城镇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国土局、农委、人社局、民政局、教体局、卫计委、社保局)

15.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学校建设投入,改善镇区寄宿制中小学基础设施,切实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均衡、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打造规模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在城市学院的基础上,培育高等院校集群;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疾病救助制度,弘扬和传承中医文化;全面建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探索推进社会保险改革,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鼓励慈善事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打造都市生态养生基地;积极推进扶贫救助工程,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积极开展特色种养、旅游开发等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落实救助政策,规范对流浪乞讨人员、无人监管的精神病患者救助,加强生活暂时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均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落实就业扶贫政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卫计委、人社局、社保局、民政局、农委、扶贫办)

五、保障措施

(一)理顺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新密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的督促落实、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抽调专门工作人员,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正常推进。办公室要结合市中心工作,制定试点总体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实施细则和政策配套措施,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相关责任单位要按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目标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保障,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进入城镇人口的教育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台阶。

(三)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督查考评办及相关部门,健全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和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建立健全定期观摩讲评机制,督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顺利推进。

(四)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新密电视台、新密时讯、新密网站等媒体上,开辟专题专栏,深入宣传国家、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关政策,介绍试点情况,传播试点信息,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认知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重点加强对于和群众关系密切的公租房、户籍改革、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改革等进行专题培训。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对于实践证明可行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推广,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密模式”。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