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335/2015-00031
  • 新密市交通运输局
  • 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
  • 2015-11-09
  • 2015-11-09
  • 通知
  • 新密交运〔2015〕195号
关于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
针对近期全国一些地方发生的涉及危爆物品、寄递物流行业的重大案件、事故,根据新密市《全市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为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公共安全问题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促进规范管理,严格责任落实,维护公共安全,局党委决定从现在起至2016年3月底,在全系统范围内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针对近期全国一些地方发生的涉及危爆物品、寄递物流行业的重大案件、事故,根据新密市《全市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为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公共安全问题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促进规范管理,严格责任落实,维护公共安全,局党委决定从现在起至2016年3月底,在全系统范围内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 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交通运输局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郑二卿     局长   

    常务副组长:杨慧才     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副    组   长:张进忠     公路局局长

                          石录林     局党委副书记

                          陈国展     局党委委员、运管处主任

                          申建锋     副局长

                          徐葆慧     局党委委员、地管所所长

                          程剑锋     局执法大队大队长

   成           员:裴俊鹏  刘彦峰  周宏宇  刘新庄  魏伟国

                         刘宝峰  常素琴  吴保才  郑炎敏  张淑红

                         徐占伟  米昌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局信访法制科,负责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日常工作。

    二、任务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孟建柱同志关于广西柳州“9 .30”爆炸案的重要批示精神,推进落实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当前本系统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对危爆物品、寄递物流行业开展拉网式和行业、群众参与的清理整顿,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排查调处,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薄弱环节,加强源头治理,严格依法管理,强化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坚决遏制发生重大涉爆涉危案件、事故。全面检查整改危爆安全隐患,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客、货运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严格审批把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防止审批与管理“两张皮”的脱节问题,坚决查处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的企业和个人,全面加强危爆物品运输各环节安全管理,坚决遏制发生重大涉爆涉危案件、事故。

  ——坚决斩断寄递、物流渠道违法犯罪通道。通过全面摸底、严格检查,对无证照经营寄递、物流业务的企业,和未经许可、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物流网点,坚决依法查处;对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的企业,坚决停业整顿;对因上述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和个人,坚决依法追究责任。切实提高行业规范管理水平,推动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行寄递物品100%先验视、后封箱,寄递物流活动100%实名制,邮件、快件100%通过X光机安检制度,道路运输零担货物受理环节要严格信息登记,建立完善抽检抽查制度,对重点时段、运往重点区域和特殊场所的货物要进行重点查验,从源头上防范利用寄递物流和零担货运渠道实施违法犯罪。

   ——坚决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通过全面深入排查,切实发现和调处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管控可能报复社会危害公共安全的高危人员,消除工作中的死角盲区,努力做到应排尽排、应调尽调、应管尽管,并建立起滚动排查、跟踪化解、动态管控、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坚决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

 三、重点措施   

(一)大力加强危爆物品清查整治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严把源头检查关,要严格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员、押运员的安全监管,经由道路运输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剧毒化学品等危爆物品必须取得相应运输资质、从业资格。要严把动态监控关,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依托GPS监控平台,加强车辆的动态监控。                                    

(二)大力加强寄递物流安全规范管理

  1.全面排查摸底,规范行业管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寄递物流企业的底数。对合法寄递物流企业,一律建立管理档案;要加大对货运站(场)的摸底排查力度,对未取得经营许可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不具备开业要求安全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寄递物流企业和货运站(场)仓储单位,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限期责令改正,不能按要求改正且情节严重的,由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吊销相关许可。要配合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寄递物流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落实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水平。要积极推动对重点时期、重要区域、特殊场所的物流活动实行实名制度,积极推动物流活动实名制工作,建立台账。要立足职责加强对寄递物流有关规定的宣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为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提供基础保障。

 2.大力加强日常安全监管。要加强日常检查,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寄递物流企业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对拒不执行“三个100%”制度的,果断采取相关措施,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和其他从业人员法律责任,对负有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责任,确保安全稳定。要督促寄递物流企业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发现寄运枪支弹药、危爆物品、违禁物品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公安机关和主管部门查办处理,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妥善处置,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三)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号)和中央综治委等16部门《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指导意见》(综治委〔2011〕10号文)等文件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各单位要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1.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要对交通系统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研判,列出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排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纠纷,全面排查对社会不满、长期上访特别是扬言报复社会的人员,为及时有效做好化解、稳控工作奠定基础。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季月报制度。

  2.大力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重点人员,坚持一事一策、一人一策,逐一解决问题、逐一追踪化解。要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对积怨较深、冲突激烈的重点矛盾纠纷,要由领导同志挂帅,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进行挂账盯办,该解决问题的要解决问题,该加强教育的要加强教育,该依法处理的要坚决依法处理。

   3.切实加强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和特殊人群教育帮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激化、行为反常、扬言报复社会等高危人员,要和有关部门联合组成工作小组,加强法制教育、心理疏导和管理控制。要创新工作方式,在加强“面对面”教育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重点人员异常行为信息的比对研判,密切掌握行为动向,要及时发现可疑苗头,有针对性地加强动态管控,严防发生现实危害。   

   四、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全面清查阶段(2015年11月30日前)。各单位按照本方案,结合实际,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对本单位内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列入清理整顿和排查范围的工作对象,逐一“过筛子”、“梳蓖子”,确保在这一阶段全部“见底”,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出来,把整顿调处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对隐患能够立即整改解决的、诉求能够立即协调解决的,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

   (二)集中治理阶段(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 

    对前期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和矛盾纠纷,要牢固树立“有患必除、除患务尽”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整改落实、调处化解到位。对重大隐患、重大矛盾纠纷,要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同志包案等方式,逐级压实责任,坚决整顿调处。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明确时限要求,限期督办,严防引发重大安全问题。对一时难以整改解决的重大隐患、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因素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报告局领导小组,统筹研究整改解决和调处化解措施。

   (三)建章立制阶段(2016年3月1日至31日)。要对开展清理整顿、排查化解的情况全面梳理,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不足。各单位要加强对工作情况的调度掌握,认真总结提炼专项行动期间的做法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研究,及时推动健全相关领域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防控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清理整顿和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平安新密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要突出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根据实际研究制订具体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迅速采取行动,严格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清理整顿和排查化解行动迅速推开、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两个责任”,狠抓制度落实。各单位要以本次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引发重大案件、事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要坚决依法倒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要强化单位的监管责任,严格督促检查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力推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三)坚持综合治理,严格督导落实。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加强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线索转递等协作机制,坚决防止出现死角、盲区,确保对相关领域公共安全问题的“全覆盖、全流程”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期间,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督导检查。本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将纳入综治考评,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重特大案(事)件的,依法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并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四)积极探索创新,健全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健全制度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改进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各单位要从2015年11月开始每月20日前向局信访法制科报送本单位工作进展落实情况,2016年3月10日前报送工作总结。

                                                                                                                                                                 

 

 

                                                                                                                                                      新密市交通运输局

                                                                                                                                                        2015年11月9日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