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密市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方案
2015年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过渡重要的一年,为全面排查我市当前食品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准确掌握我市食品安全现状,提升监管效能,维护食品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2015年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方案的通知》和《新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新密市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精神,经研究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食品、保健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郑州市、新密市工作部署,以落实食品安全“五查”长效机制为重点,坚持企业自查和监管部门检查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摸清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底数,排查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规范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危害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市场清查,进一步摸清全市餐饮单位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情况,严格规范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食品的生产经营行为;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增强自律意识;通过排查食品市场隐患,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强化日常监管、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通过依法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三、重点内容
(一)餐饮企业
1. 查餐饮单位主体资格。看其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生产经营品种与核准项目是否一致。
2. 查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看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了什么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用,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如何。
3. 查食品原料控制。看进货查验、索票索证执行情况,采购使用食材和辅料有无假冒、劣质产品,有无使用过期、回收食品作原料。
4. 查安全保障措施。看有无低温保鲜设备和运行状态,工作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卫生条件保持如何,食品留样管理情况,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情况。
(二)保健食品企业
1、查生产经营主体资格。看其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与核准项目是否一致,有无伪造、涂改、出借许可证的行为。
2、查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看企业制定有什么制度,是否完善管用,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如何。
3、查生产经营保障条件。看企业卫生条件如何,冷藏保鲜设备和运行是否满足生产经营食品的温控要求,食品是否随地摆放。
4、查生产经营食品。看进货查验、索票索证把关情况,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标签标识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超过保质期的腐败变质食品,有无假冒伪劣食品,食品是否有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四、方法步骤
全市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从即日起至2015年11月25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广泛动员部署(4月15日至4月30日)
结合我市辖区和本环节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措施,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落实责任。通过召开会议、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宣传大清查行动的目的、意义,让餐饮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家喻户晓,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第二阶段:认真自查自纠(5月1日至6月30日)
各相关科室、食品稽查队要组织、监督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照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以主体资格、行为规范、制度落实、措施保障等为重点内容,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检查项目,对照检查内容,自我排查问题和隐患。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同时,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对辖区内的相关单位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清查登记企业数量、分布及经营情况,弄清底数;排查掌握辖区内危害食品安全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确定治理的重点品种、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为下一步集中检查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集中检查治理(7月1日至9月30日)
组织对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逐户检查、逐户核实、逐户登记,不留死角,并分类登记造册。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监督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品种、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集中进行检查整顿。在强化市场检查的同时,要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根据问题大小、风险高低,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不认真自查自纠或走过场、敷衍应付的餐饮服务单位,责令其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得继续生产经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无证生产经营的,依法取缔。对发现的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问题或线索,及时移送相关部门。
第四阶段:规范提升总结(10月1日至11月25日)
根据大清查情况完善本辖区、本环节单位数据库,使登记监管信息与清查数据相一致、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与档案记载的状况相一致,完善管理档案,达到户口清、状况明、分类准、信息全。及时对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大清查行动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好的经验、查处的典型案例等,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在大清查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及时总结,形成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当前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大清查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德林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王元、王剑涛、闫继远、黄承明、食品药品稽查队队长马宏超担任;成员由朱刘杰、郑文晓、杨蕾、马现伟、姜丽、卢建秋、董炎宾、张东辉、于怀甫、白俊峰、吴东辉组成。将清查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统一协调到位,使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把宣传教育贯穿集中行动的全过程,宣传的触角要深、方式要活、范围要广。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大清查行动的意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消费者举报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促使其树立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做到守法生产经营。要通过行政指导、行政约谈、行政告诫、行政处罚等措施,教育生产经营者,惩处违法者,扩大影响,造出声势,树立权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三)严厉打击,依法惩处
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和频次,深入排查案件线索,对检查、抽检过程中发现的和消费者投诉举报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和不合格食品,要集中清除一批,该查处的查处,对严重的不合格食品和相关生产经营企业要集中曝光。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持个案突破、整体推进,一地突破、全市联查的办案机制,切实提高执法效能。对涉嫌触犯刑律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完善机制,长效监管
对大清查行动中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整理,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监管办法和措施。要推行网格化、标准化、痕迹化监管,实现职责网络无缝衔接、治理网格到边到底、工作责任到岗到人、监管对象全面覆盖。要统一检查的程序、内容、方法、标准,实现监管“全程留痕”。要积极推进餐饮服务单位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企业业态的风险度、信誉度和对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合理地将餐饮服务单位分级、监管分档。
(五)加强协作,严格督查
加强协调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建立健全协调协作机制,切实形成监管合力。要强化检查督导,把检查督导贯穿于行动的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每个单位、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项任务的跟踪督查,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工作任务不落到实处不放过,不见到成效不放过。
(六)加强信息交流和情况反馈
各相关科室、食品稽查队要客观、准确、详实统计行动成果,及时汇总本辖区工作情况,认真总结典型案件、成功经验。每月20日前将活动进展情况和《2015年食品市场大清查情况数据统计表》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综合科邮箱,纸质版经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综合科存档。11月20日前,将食品市场大清查行动总结及《2015年食品市场大清查情况数据统计表》一并上报综合科。重大案件及重要情况,随时上报。
电子邮箱:xmyjjxgk@163.com
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