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28X/2016-00009
  • 新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通知,公告
  • 2016-05-24
  • 2016-05-24
  • 通知
  • 新密工商质监字﹝2016﹞27号
新密市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强化和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

新密市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强化和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

 

        为从源头上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打牢安全生产基础,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本质安全水平,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郑安委〔2016〕9号)等法律法规,现就强化和落实全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我市特种设备继续安全运行,防范和杜绝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推动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具体包括:

       (一)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和人员

        1、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履行安全承诺,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

        2、分管负责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开展经常性的特种设备隐患自查自纠,促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配备: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机构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取得资质。

        4、作业人员配备: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配备能够满足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需要的作业人员,且证件在有效期内。

        5、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包括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档案、使用管理记录、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并抓好落实。

        6、作业人员教育情况:加强作业人员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知识和技能,开展全员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作好相关工作记录。

       (二)设备使用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制造文件和资料;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安装监检证书;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查记录;日常使用记录;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温调控装置及有关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及相应检定证书;修理情况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其它如停用、延期检验申报批准等资料。

        2、设备台账:建立特种设备台帐,记录清晰完整。

        3、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办理使用登记,并将使用登记标志放于设备显著位置。

        4、设备报停、变更:特种设备状况发生变化(停用、移装、转让等)要办理相关手续(报停、变更)。

        5、设备报废: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及时予以报废,办理注销手续。

       (三)设备检验

        1、设备报检:使用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2、设备检验:不使用超期未检和经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设备停用半年以上的,重新启用应当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安全附件定期校验、检修,确保灵敏可靠。

      (四)设备安装、改造、维修

        1、核实资质:对从事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等施工单位及其作业人员是否取得国家有关法定的资格核查,并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

        2、监督管理: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等活动实施有效管理。对在本单位场所内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检查,包括其人员和作业活动;安装、改造、维修之前督促安装单位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告知。

      (五)维护保养及隐患排查

        1、维护保养: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2、台账: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建立隐患整改台账。

        3、管理:发现隐患的,使用单位应确定部门和人员负责治理工作。

        4、制度: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

      (六)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

       1、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根据企业设备种类及设备情况编制切合实际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

       2、事故报告: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按规定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事故处理: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要按照政府的事故批复意见,落实整改和相应处罚规定。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设备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三、工作格局

        强化和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建立有效监管、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1、有效监管。工商质监所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设备的安全监管。以造纸行业、服装行业、电力行业、危险化学品行业、化工行业为重点行业;以学校、幼儿园、车站、医院、商场、浴池、公园、液化气充装站、安装有电梯的社区等场所的设备为重点对象,做到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常抓不懈,并依法实施从安装到使用全过程监督检查并督促使用单位及时申请定期检验。  

        2、企业主体。企业是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特种设备从业者、使用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依法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主动申报定期检验;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安全使用制度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切实组织实施。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时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3、职工参与。企业要加大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广大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意识。职工有权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有权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举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对举报者予以奖励。

        4、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举报。监管部门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四、工作要求

        1、严格落实责任。此项工作是当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中之重,是“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企业安全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察、创建良好社会环境的需要。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组织一次安全自查行动,并填写《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及时将有关自查情况书面报送所在地的工商质监所。

        2、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认真、仔细、全面地对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存死角,对发现的隐患要立即整改;对于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落实整改责任、资金和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隐患没有整改到位的,不得投入使用。

        3、加大执法力度。各工商质监所、稽查队要以对特种设备隐患“零容忍”的态度,结合我局“百日攻坚行动”,对辖区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全面核查,并填写《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情况核查表》,对检查出的隐患要督促及时整改,对拒不整改者要立案查处,从严从快从重处罚。

        4、强化宣传教育。要把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始终贯穿于日常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的全过程。要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及时纠正、制止、劝导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