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124/2018-00017
  • 新密市科技局
  • 政务,工作
  • 2018-06-15
  • 2018-06-15
2018年新密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专案

为充分发掘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潜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尽快把生物医药产业培植成为我市的一个新兴产业,促进全市经济与社会更快发展,根据《郑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抓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科技创新谷建设机遇,深入实施“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百亿级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二、发展目标

2018年,全市现代中药、生物化工、生物农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生物技术、高端化学制剂、名优中成药、高端新型医疗设备、新型兽用疫苗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逐步增加,取得自主知识产权10项,培育名优产品2个;引进知名生物医药企业3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2家;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研发中心(平台、实验室)达到6家。到2018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达到2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和效益增长速度明显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格局初现。

三、重点任务

(一)重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动北大未名、联东U谷等重点项目的引进与建设,推进生物医药领域项目、科研、人才等方面国际化合作,集聚国内一流的生物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企业,构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和总部基地,打造具有产业承接、企业孵化功能的产业示范区。力争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以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为支撑,以中医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为生产主体,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特色,集研发、生产、营销等于一体的生态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园区,重点运用生物经济模式,发展生物经济产业战略,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最终建成高新技术集聚、产业配套齐全、比较优势明显、企业竞争力强、环境优美和谐、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生物经济产业示范区,成为支撑新密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牵头单位:牛店镇

责任单位:科技局、发改委、工信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

(二)紧抓企业项目引进,壮大提升产业规模。

积极承接北京东升科技园产业转移、企业外迁,引进一批生物医药配套生产企业。通过我市与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中科院北京技术转移中心、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的战略合作,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多方面的资源,围绕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大健康产业、现代中药、中医文化等重点领域,研究绘制全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谋划对接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引进投资额超5亿元的企业或项目3个以上。

牵头单位:科技局

责任单位:牛店镇、发改委、工信委、商务局;

(三)优化产业发展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

现代中药领域,以河南泰丰制药为龙头,大力开展中药材生产工艺创新,积极推广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新工艺在中成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支持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加强密二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增强道地药材品牌竞争力,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建立优质、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强中成药二次开发。重点发展抑郁症等的中成药名牌产品,加强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加快发展口服缓释、控释等新型中药制剂。医疗器械领域,抢抓江浙沪粤医疗器械产业转移机遇,引进或合作一批先进企业、项目,同时加快以康佳医疗器械为龙头的本地企业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实现集群式发展。健康产业领域,按照“立足基础、重点培育、外延发展”的路径,在药妆美容、美生养老、医疗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系列化、链条化、品牌化。兽用药品领域,按照“绿色安全、品质提升、特色发展”的路径,以新纪元、三叶兽药为龙头,积极培育品牌企业,创新骨干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

牵头单位:科技局

责任单位:工信委、卫计委、畜牧局、工商质监局、农委、食药监局、岳村镇、牛店镇、曲梁镇、米村镇、白寨镇、刘寨镇、苟堂镇、平陌镇、新华路办事处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扶持。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对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市有关部门在立项审批、土地审批、产品备案、GMP认证、仿制药质量提升、药品采购、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活动,实时掌握行业及重点企业运行动态,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二)智力支撑。对接、落实“智汇郑州”制造业专项计划,突出产业特点,着力构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队伍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我市引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相关政策待遇,积极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不断深化我市与中科院、西交大、郑州大学等的“政校企”合作,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在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三)项目先行。围绕重点领域,发挥首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积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或产业化项目,集聚科技资源,推动产业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集中支持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以及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化项目,提升整体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资金扶持。积极争取利用好外资和国家、省、市专项补助,落实鼓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有关措施,在新药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生物医药领域用足用好郑州及我市科技金融结合政策;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布局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附件:2018年谋划重点项目情况表

                           

 

 

 2018年5月30日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