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533/2006-00001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 2006-02-19
  • 2006-02-19
2006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和十五工作回顾

2005年,市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63.2亿元,增长20.5%;规模工业增加值73.3亿元,增长35%;财政收入6.35亿元,增长4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6亿元,增长6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3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4558元,增长15.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1亿元,比年初增长19.2%

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为基础,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煤炭资源整合强力推进,市煤业集团公司挂牌成立,开展了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攻坚战,一次关闭煤矿96家、207个井筒;耐材行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利用新型煅烧技术新上隧道窑40多条;造纸行业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关闭万吨以下造纸企业50家,98家万吨以上企业整合为48家,31家完成生化治污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调整进度加快,专业镇和项目区建设稳步推进,规划启动了一河三路工业长廊及曲梁服装产业园建设,曲梁科技产业园区已入驻项目14个,园区经济初显成效。认真落实领导分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在工业企业中深入开展星级企业达标、争创名优产品活动,提高了工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增长63.9%;实现利税36.2亿元,增长80.6%;产品销售率达99.1%14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13家企业税收超千万。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确定了115个重点考核项目,计划总投资5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8.8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7个,超千万元项目75个,列入郑州市重点建设项目6个,有85个项目已投产或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呈现出起点高、规模大、建设快的特点。投资28.5亿元的裕中电厂一期工程2×30万千瓦机组正式进入国家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预计一号机组年底建成发电;投资2.8亿元的和成煤矿百万吨矿井建设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总投资1.8亿元的安彩耐材公司已完成投资1.5亿元,6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总投资 1.5亿元的恒瑞食品公司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服装加工企业6家,华旗助剂、豫鑫钼制品、中原高档耐材等一批推动结构调整的新上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硬件建设及综合整治等基础工作全面启动。投资1.35亿元,新修改造溱水路、东大街东段、未来大道南段、诚信路、长兴路、花园路、政通路及郑少高速东引线等818公里城市道路,拉大了城市框架。完成了未来大道、青屏街西段绿化工程及29亩游园绿地、2万平方米景观绿化带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完成了15处公厕、5处垃圾中转站、20条背街小巷、10条街道路灯及2处停车场等建设改造任务,总投资2.4亿元的客运东站、西区供水、城市供气、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工程进展顺利,增强了城市功能。总投资7.7亿元、建筑总面积90万平方米的承誉德大酒店、中强国际桂名园、世纪新村、东森花园等城市开发项目初具规模,西区行政文体中心修建性详规通过评审,一批行政办公设施投入使用,提升了城市形象。加快小城镇建设,超化、大隗、刘寨完成镇区总体规划调整修编,超化镇进入国家重点镇行列, 刘寨镇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省级卫生镇称号,牛店镇、白寨镇进入郑州市重点镇,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公路建设强力实施村村通工程,累计投资2亿多元,新修和改造公路400多公里,城乡道路通行状况明显改善。

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三农工作明显加强。认真落实免征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等有关政策,继续实行种粮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燃油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措施。重视生态新密建设,全年造林10.8万亩,植树1500万株。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规模种植面积、农业示范园区数量扩大。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有效。农业基本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建成集雨节灌水窖4000多个,发展集雨节灌面积8000多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6处,改善饮水条件1.3万人;建成农村户用沼气5250户;完成双洎河清淤及综合治理37公里;李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动工建设。扶贫开发力度加大,袁庄扶贫开发区第三期10幢移民住宅楼建成竣工, 240户群众陆续搬迁入住。防汛救灾工作积极有效,成功应对“7·22”强降雨过程和“7·29”牛店助泉寺山洪暴发等突发事件。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城市综合执法推进力度,完善落实各项财政管理制度,对村组干部工资待遇统管统发,深入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在编在岗清查活动,政府效能显著提高。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获取央行票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国内招商引资2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85万美元,出口创汇1243万美元,争取和利用国债及政府专项资金7300余万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家,新增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00家,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以新成立的建设投资公司为依托,成功融进资金6000多万元,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安全稳定常抓不懈,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防止了重大事故发生,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乡村和社区普遍建立治安巡防网络,形成城乡联动、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两严一创活动,一批要案、积案相继成功告破,社会治安秩序稳定,荣获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认真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专门工作组运行机制,积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领导下访、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出台了《新密市信访工作规则》,深入排查、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加大科技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增加教育投入,人大附中郑州分校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中小学危房改造成效明显。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成投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序展开,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行动示范市通过验收。围绕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目标,加强了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等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遗体火化,殡葬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成功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明显增加。年初向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落实,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全面完成,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人事、审计、国土、监察、统计、供销、物价、工商、质监、药监、邮政、通信、气象、烟草、国资管理、广播电视、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档案史志、工农关系、金融保险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2005年全市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五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在全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的五年是新密发展跃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的五年,十五期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递增15.2%23.1%24.2%2003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二。过去的五年是新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累计投资11.1亿元,实施了一批重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8.5%。过去的五年是新密重视安民富民、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5%10.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百亿,年均增长21%。过去的五年是新密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不断和谐进步的五年,全市上下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认真化解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市)、全省计划生育一类县(市)、省级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回顾十五特别是近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特色优势,不断理清发展思路。结合新密实际,我市确定了打造工业强市、构建和谐新密、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突出工业主导,明确产业定位,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移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3%,二三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94%提高到96.6%,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1.6%,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显著增强。二是强化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行政事业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农村税费等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281万美元,出口创汇2380万美元,提高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强化投入拉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一批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陆续落地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投入逐年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为我市今后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强化民生民利,不断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认真解决煤矿搬陷区住房搬迁包赔、供销社及农村合作基金会股金兑付、原城市信用社金融风险化解等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高度重视低收入及弱势群体的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完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及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离退休老同志、驻密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新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优势产业遭遇政策调控的严重制约,新上的高新项目、规模项目不多,加快经济转型任重道远。二是对外开放度不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规模偏小,与总体发展水平不够相称。三是社会信用秩序有待改善,民间资金启动较慢,政府和企业资本运作能力亟待提高。四是资源利用率较低,产业链条短,加之耐材群区被上级列入了今年环保治理的重点,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压力仍将不断升级。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彻底解决,维护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着力点

十一五是我市打造工业强市、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时期。根据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打造生态新密、诚信新密、平安新密、和谐新密,努力建设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综合实力强、人居环境优、生活质量高的新型工业化中等城市,成为大郑州都市圈的重要卫星城。

围绕打造工业强市、建设中等城市、争进全国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的总体目标,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到2010年达到310亿元,提前实现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3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0%;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061.036.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7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一)着力加快经济转型

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骨干企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构建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实力雄厚、运行高效的新型经济体系。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出口,提高经济外向度,增强发展活力。强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旅游、文化、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争取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有较大提升,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组团结构,扩张城市规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魅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强力发展镇村经济,构筑特色优势,培育更多的强镇强村,提高镇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三)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高度重视民生民本,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开就业渠道,统筹城乡就业,健全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救助网络建设,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定、群众安居。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新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已经发给大家,请予审议。

三、2006年主要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6%,外贸出口增长3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以产业提升、经济转型为总体目标,以产业特色化、成分多样化、布局园区化、资源高效化为主要方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培育经济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

推进工业扩张改造。继续开展工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大力度,培育亮点,强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围绕优势产业、新兴行业和重点企业,深入开展工业招商活动,着力引进和实施一批战略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集中抓好裕中电厂、和成煤矿等续建项目建设,规划启动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努力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坚持抓大抓新,协调扶持好郑煤集团2×4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万年红纸业年产10万吨再生新闻纸、盛润公司年产5000吨海绵钛生产线、隆盛祥公司铝盐等新上项目,促进结构调整,拓宽发展空间。继续抓好扶优扶强,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培育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重组整合和资本运作,加快上市准备工作进度,广泛开展星级企业达标、名优产品争创等活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有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加快一河三路工业长廊项目群区建设,完善曲梁科技产业园、曲梁服装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项目入驻步伐,推进园区经济发展;强力推进以专业乡镇、专业村为主的簇群经济发展,明确定位,加速膨胀,培育更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乡镇和超5亿元的村,增强特色优势,促进乡镇板块经济发展。盘活城市和城郊闲置资产,开展楼宇招商、厂房招商,加快城市工业发展。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搞好指导和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工业经济健康高效运行。

壮大第三产业实力。加大对传统商贸业的嫁接改造,积极引进知名品牌,搞好城市大型商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商业连锁经营,积极做好全国农村商业网点万村千乡工程试点工作,全面激活我市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完善家政服务、娱乐保健、托幼养老、职业介绍等传统服务业体系,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营销策划、人才培训、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坚持房地产业与城市扩张发展同步推进,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加大房产开发力度,提升品位和档次,完善设施服务,增强吸引力。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搞好黄帝文化、古都文化、超化吹歌等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黄帝宫、老城县衙、神仙洞、汉风园等景区改造升级, 高起点推进尖山风景区整体规划建设,积极开发黄帝古都、郑庄公陵园、中州桃花园等新景点,培育旅游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任务,依法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巩固和发展我市的资源优势。严格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全面淘汰实心粘土砖,继续开展空心村等土地三项整治,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订完善有关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抓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在大隗、超化两镇和10家企业先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加快腾飞公司全降解塑料项目建设,搞好对煤矿瓦斯、煤层气、矿井水的回收利用,探索和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快对传统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改造,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广泛开展节水、节电等活动,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加大环保综合治理力度,完善造纸企业污水生化处理工程建设,筹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耐材行业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实施城乡立体绿化工程,加快万亩种苗基地建设,提高全市的森林覆盖率。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强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银企沟通机制,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为我市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协作配套,做长产业链条,增强核心企业的辐射力。

(二)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围绕先行试点、典型带路、重点突破、初见成效的要求,创新农村发展理念,制订具体规划,启动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依托现有基础,统筹定位产业布局,抓好城郊型特色农业、高效型粮食基地、生态型观光农业三类农业区建设,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经济作物和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增强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国华食品、益民面粉、昌源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健全完善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步伐,切实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农业安全水平。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搞好李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高标准规划和启动双洎河综合治理项目,完成4个集雨节灌工程项目区和30个村的户用沼气建设,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计划,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积极推进组组通户户通;搞好乡村规划,完善农村居住区配套设施,引导农民集中联片建房,继续推进煤矿搬陷区住房集中迁移再建,促进农民新村建设;深入开展卫生村镇及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以搞好垃圾回收处理和环境保洁为重点,加大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力度,倡树农村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有线电视、通讯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粮食直补政策,加大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力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效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按照整村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抓好袁庄扶贫开发区新建工程,多渠道安置移民就业,巩固和扩大扶贫开发成果。

高度重视镇村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镇村经济作为强市富民的重要支撑点,不断完善和落实支持镇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促进镇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合理规划镇村经济产业布局,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全面加快乡镇工业园区和专业村建设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镇村综合实力,提高农民富裕程度。

(三)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城市品位,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按照扩规模、拉框架、搞配套、抓开发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承载力,加快向中等城市迈进。认真做好城市近期建设详规和老城区改造、新建居民区的建设规划,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筹措资金,修建溱水路延伸工程,整修改造郑少高速东引线和文峰路、开阳路、密新路等城市道路,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西区供水、城市供气续建等市政工程,启动青屏山拦洪工程,加快建设中强国际桂名园、金成时代广场、兆吉新世界、未来城市花园、世纪新村等城市开发项目,开工建设电力大厦,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加大城市创建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打造10条精品街道,新建一批游园绿地,创建一批示范社区,搞好城市景观建设,改进城市管理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结合小城镇历史文化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和自身区位优势,认真做好小城镇的规划修编和中心村规划,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抓好超化、刘寨、大隗等重点镇和康居示范村建设。优化小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搞好乡镇工业区、居住区和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配套,抓好一批景观路、示范村,提高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城镇人口管理方式,引导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

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城乡公路建设投入,新修改造公路里程30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超化、苟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城西等5个变电站增容改造,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进一步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四)加快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突破

深化各项改革。积极做好改制企业的后续完善工作,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妥善解决遗留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加强监督制约。大力实施机关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扩大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坚持落实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全面实行乡财市管,加强审计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严格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逐步扩大对三农、社会保障、文教卫生和城市建设的支出规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调整公务员工资。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税源结构,完善征管手段,提高收入质量。积极推进交通、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等行业改革,充分利用建设投资公司的融资平台,吸纳社会投资,丰富投资主体。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搞好原城市信用社等债务清收和资金兑付,化解金融风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切实加强协调领导,筹备设立驻外招商窗口,有针对性地邀请客商来密实地考察,探索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小分队招商等形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招商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曲梁科技产业园、专业乡镇等产业集聚区的作用,充实完善项目库,包装推出一批有较强吸引力的招商项目,增强招商引资的承接能力。健全招商引资机制,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实行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着力形成全员招商的良好格局。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政府专项资金。大力培育出口企业,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努力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五)统筹各项事业,推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大局繁荣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突出精神文明建设主题,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强化公民道德建设;以生理、心理、伦理教育为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争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展示新密良好形象。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全社会科技素质和创新意识。坚持优先发展基础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加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逐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搞好城市中小学布局配套,确保城市扩张与教育资源配置同步推进。加强高中建设,扩大招生规模,为普及高中教育打好基础。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培育职业教育品牌。发展体育事业,举办新密市第三届运动会。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提高群众就医水平。完成动物防疫站建设,搞好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抓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乡、村建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社会团结和谐。规范殡葬改革,抓好公益型公墓、骨灰堂、骨灰塔等骨灰存放设施建设,建成市殡仪馆,推进丧葬方式根本性转变。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矿山企业、公共场所消防等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监管,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平安新密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两严一创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坚持标本兼治、多策并举,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畅通信访渠道,治理上访秩序,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保持社会稳定。继续深化村务、企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六)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为民意识,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有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机制。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努力开发多种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认真解决好改制或关停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进一步加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提高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农村特困户、农村五保户救济经费投入。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引导和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救助活动。认真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确保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继续为群众办好一批实事。1、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溱水路延伸工程,整修改造郑少高速东引线和文峰路、开阳路、密新路等城市道路,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西区供水、城市供气续建等市政工程,硬化背街小巷20条,新建游园绿地9000平方米、公厕15座、垃圾中转站5座,完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1500户。2、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新修和改造公路300公里以上,其中村村通工程200公里。3、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开工建设超化、苟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城西等5个变电站增容改造。4、加快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和普及步伐,新发展户用沼气5000户;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李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综合治理双洎河;发展集雨节灌,新建水窖4300个,扩大集雨节灌面积8000亩;兴建安全水工程25处,改善饮水条件1.6万人。5、袁庄综合扶贫开发区新建移民住宅楼6幢,实现144户群众搬迁入住。6、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9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0000人。7、筹资2800万元,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8、改造中小学危房4000平方米,筹建新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完成市特殊教育学校配套工程建设;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救助困难学生16000余人。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扩面超千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增强保障能力;健全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制度,搞好老龄公寓建设。10、完成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实现办公网络自动化;建立新密市科普网,使2万名群众、8万名学生接受科普知识教育;完善农业信息网,新建农业网站3个,培育农村信息化示范点500个。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高效、务实、为民、廉政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转变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改进行政许可方式。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放在和谐社会建设上,政府掌握的各类公共资源更多地向这些方面倾斜。

落实责任。围绕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做到有令必行,确保政令畅通。建立和落实行政问责制,对履行责任情况加强考核督查,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规范执法。对现有行政执法主体进行清理,依法规范和界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继续推进综合执法,努力解决职权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依据和程序公开制度,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改进政风。坚持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水平。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程序,实行重大决策的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广泛征求意见。坚持从严治政,做到奖惩分明。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求真务实、为民谋利,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行政监察和经济审计力度,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广泛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和媒体作用,切实提高政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万众一心、成就辉煌;新的五年,我们信心百倍、激情满怀。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76万人民,以崭新的风貌、旺盛的斗志、扎实的作风,站在新起点,实施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为圆满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夺取十一五起始之年开门红,谱写新密打造工业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