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国现、张少辉、魏理耀、钱泰莱、陈亚芳、周吉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扎实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8-2020年新密市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根据文件要求,2019年—2020年,每年创建新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左右,达标村40个左右,并制定了《新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标准(试行)》《新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标准(试行)》《新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奖补办法》(新密办﹝2019﹞15号)和《新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示范村和达标村奖补资金的管理办法(试行)》(新密农办﹝2019﹞8号)等配套政策文件,认真开展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新密市财政已拨付示范村和达标村奖补资金1848.22万元。
2021年,新密市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牛店镇小寨村、南龙村,米村镇贾寨村、蔓菁峪村,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下寺沟村、尖山村,苟堂镇申门村,袁庄乡槐荫寺村,大隗镇黄湾寨村,白寨镇东岗村),按照郑州市文件要求,这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同样是2021年拟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万工程”示范村,要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治理,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对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目标,着力抓好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管护机制建设等重点任务,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根据《新密市2021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对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的行政村,市财政按户均2000元标准进行奖补,乡(镇)财政按户均1000元标准进行奖补。
同时我市创建办也制定相关政策,具体情况如下:
为深化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我市于2018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的意见》,对我市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建立和经济奖补进行了明确,具体如下: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每户把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内;各行政村负责将各组生活垃圾收集到乡(镇)垃圾中转站,进行转运,各乡(镇)负责把生活垃圾转运到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市政府将根据运距和垃圾进场量给予适当经济补助。二是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农村居住集中区域每10户配备1个240L垃圾桶,散居户每户配备1个50L垃圾桶;新型农村社区每个门洞至少配备1个240L垃圾桶。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台垃圾收集车,负责把本村各组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转运。三是加强环卫队伍建设。每个镇区环卫工人一般不少于15人,负责镇区清扫保洁、垃圾的收集和转运。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5—8名环卫工人,负责本村各组垃圾的收集,以及村组链接道路的保洁。每个村民小组至少配备1—2名环卫工人,负责本组卫生的清扫保洁及垃圾桶清洗、管理。新型农村社区每500人要配备1名环卫工人,负责小区、楼道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及垃圾桶的清洗、管理。
实施经济奖补。一是对乡(镇)创卫工作的奖补。每月排名在前5名的乡(镇)、街道评为一等奖,其中乡(镇)4名、街道1名;对排名在6—13名的乡(镇)、街道评为二等奖,其中乡(镇)6名、街道2名;对排名在14—18名的乡(镇)、街道评为三等奖,其中乡(镇)4名、街道1名。每季度由市财政从城乡环境卫生奖补资金中拨付。二是日常管理奖补。评为一等奖的分别奖补2万元,评为二等奖的分别奖补1万元,评为三等奖的分别奖补0.5万元。三是垃圾进厂量奖补。根据每季度各乡(镇)、街道垃圾进厂量完成情况进行奖补。对评为一等奖的分别奖补2.5万元;对评为二等奖的分别奖补2万元;对评为三等奖的分别奖补1.5万元。四是红旗村奖补。对每季度排名在前20名的行政村(社区)分别奖励0.5万元。每季度由市财政从城乡环境卫生奖补资金中拨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持续奋斗。
在此,对您提出的建议再次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们的工作不断进步。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