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533/2021-00262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人大建议
  • 2021-07-13
  • 2021-07-13
关于支持做强耐火材料优势产业的建议的答复
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32号建议的回复

魏国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做强耐火材料优势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耐材产业的关心和支持。耐材产业是我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也是郑州市六大新型主导产业之一,我市历来重视耐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惠企政策,全力推动耐材产业做大做强。

一、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

成立新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月例会制度;制定印发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5政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N系列支持政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产业优化升级六大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40余份,有效指导和规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配套出台科技与金融结合意见,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20余份政策文件;修订完善科技创新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新密市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通过每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各类政策文件进行贯彻实施。

、加快推进申报“中国耐材之都”称号

为进一步树立新密耐材整体形象,将新密市打造成为中国耐材行业的标杆,我加快推进中国耐材之都申报工作,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关于印发〈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共建管理办法(修订版)〉的通知》(中轻联综合〔2017120号)精神,我市已经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递交关于申报中国耐材之都称号的函目前正积极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做好沟通对接,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类申报材料。

三、加强耐材产业人才培养

(一)落实好各级人才政策。集成各方面政策招人才、抢人才,用好“智慧郑州1125人才计划”已经招引到密的高层次人才;实施好“黄河人才计划”,落实我市创新创业团队资助政策,对引进的高端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000元项目资助,创业领军团队给予最高250万元项目资助,创新领军团队给予最高150万元项目资助特别重大人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改变过去就人才引人才的做法,瞄准北京、西安等两小时高铁交通圈的外溢科技资源,把引机构、引平台、引项目技术团队作为主攻方向

(二)联合创办材料工程学院。为了弥补我市工业企业尤其是耐材企业、新材料企业实用技能型人才面临断层的短板,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我市新型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与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成立了材料工程学院。今年312日,材料工程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院将围绕新密市及省内、国内新型材料行业用人需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行业急需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成耐材协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协会发挥好创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以耐材协会为依托举办专家论坛、高端讲堂,组织企业家进行交流、学习、调研,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家再学习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企业家经营管理、开拓市场的素质和能力。

四、优化工业经济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科工信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建设,制印发了《进一步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从构建政策体系、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优化项目申报上下联动长效机制、优化项目建设服务方式、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五个方面全面优化工业经济营商环境。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