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533/2021-00263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人大建议
  • 2021-07-10
  • 2021-07-10
第107号关于新密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新密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07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于东海委员

您提出的第107号关于新密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的提案收悉复如下:

一、关于传承岐黄文化

201012月新密市被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命名为岐黄文化发祥圣地,医史研究专家认定,新密是《黄帝内经》思想的形成地,中华医祖岐伯的第二故乡。市卫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推动发展和传承创新,采取不同形式宣传中医文化、《中医药法》,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营造全民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2020年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员会、苟堂镇联合推动新密市医祖岐伯文化交流中心共举办两届中华医祖岐伯祭拜大典,进一步深入挖掘岐黄历史文化,提升岐黄文化的支撑能力,打造岐黄文化品牌,推动新密市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关于中医药与养老相结合

2018年,我市启动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程,为失能、空巢、纯老家庭、高龄独居和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大力开发了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中医养生辅导、法律援助、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逐步构建功能齐全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价廉的服务。积极创建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医养结合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作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产品和服务,增强社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目前,郑州中康医院中康佳综合养老中心已投入运营,建筑面积5361.26平方米,分为医疗区和养老区,设床位125张,配备8名中医师、7名康复师、7名医疗护理人员、20名养老护理人员、10名健康管家等多类专业人员,设有中医科、老年病科、中医理疗室、中医康复运动大厅等,在诊疗、康复和养老方面提供等多项中医技术服务。

三、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依托我市岐黄文化、中草药资源、气候环境及地理优势,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在苟堂镇聚力打造出集生态文化旅游、文化艺术交流、健康养老养生、中药材种植、中医药研发为一体的河南省中草药旅游健康基地,基地规划建设岐黄文化园、岐黄养生园、岐黄生态种植园、岐黄生物科技园、岐黄颐养园五大园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养生度假。2021年启动开设《岐伯大讲堂》,计划每季度举办一次。整理土地300余亩建设中医种植园,种植金银花、柴胡、丹参、芍药等多种中药材,既具有观赏价值,又普及中药材知识,还可采摘选购。下一步,将鼓励我市星级酒店及旅游饭店,积极开展中医药膳房及中医理疗项目,营造出具有新密市自身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打造出全国一流的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四、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

我市长期以来一直注重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参与、郑州市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等项目遴选推荐工作,坚持开展中医药管理人员培训和中医师承教育,强化行业管理能力建设。认真做好杏林人才工程、基层中医药人才能力进阶培养、康复医师培训、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西学中人才培养、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等工作,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2020年以来,组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3期,中医继续教育项目13期,仲景学堂11期,累计培训2300人次;组织3人参加中医师承考试;参加郑州市基层人才培养、西医学中医、康复师培训等项目30余人。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