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875217/2021-00089
  • 新密市民政局
  • 政协提案
  • 2021-05-23
  • 2021-05-23
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2号提案的答复

王天增、陈爱珍两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关注。提出的问题非常及时,也是我市老人群体的迫切需求。

新密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全国同步,2000年已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0年11月1日最新统计结果,全市常住人口826031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42655人,占比17.27%。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事关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重大议题,提早谋划部署、积极稳妥实施,对养老事业、养老产业进行规划布局,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积极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并按规定享受关优惠政策。按照“政府主导、民政主管、社会参与、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通过落实政策、打造平台、加大投入、以奖代补,试点先行等措施,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一、全市养老服务设施整体情况

目前,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场所共计91所、床位设置5553张。公办养老服务设施18所。其中乡镇敬老院15所,床位设置121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870张;中心敬老院1所,床位设置400张;新密市社会福利中心1所,床位设置300张;光荣院1所、床位设置50张;民办养老机构10所,床位设置230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060张;已建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29所,床位设置475张;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2所,床位设置804张、其中长托护理型床位562张、日间照料日托型床位717张;老人助餐、助浴点1所、餐桌12张、床位6张;“12349”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中心1所;按郑州市统一规划2021年要完成全市每千名老人床位36张要求,目前我市已完成全市每千名老人床位38张。乡镇敬老院目前入住特困老人605人,现有工作人员119人;民办养老机构目前服务老人789人、现有工作人员179人;城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所,目前服务老人221人、现有工作人员92人,其中医养结合2所、床位设置138张、服务老人62人;城乡日间照料中心51所、老人年活动67175人次。

二、统筹规划、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我市2018年市政府启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为辖区内失能、空巢、纯老家庭、高龄独居和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在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代办代购、中介联系、文体娱乐、精神慰藉、就餐送餐等养老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了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信息咨询、法律援助、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构建功能齐全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十五分钟半径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价廉的服务。一是建立了12349社区(村居)养老服务信息库。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服务需求等信息库,为切实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养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重点加大对老旧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推进力度。建设方式上,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服务外包、项目委托”等多元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方式,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进民营专业化养老机构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三是充分利用现有健康、养老等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推动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共计投入建设资金6200多万元,政府累计补贴建设及运营资金1548.1万元。

2021年继续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9所、面积7050平方米、床位设置202张。

完成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85%覆盖率。(2021新增项目计划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三、搭建平台,努力构建十五分钟半径居家养老服务圈。

根据中国国情,“十三五”期间专家将养老服务需求大致分为“90-7-3”或“90-6-4”模式(90%的老人愿意居家养老、7%或6%的老人愿意在社区养老、3%或4%的老人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为满足90%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2013年,我市以国家民政部全国统一的民政公益热线“12349”作为支撑,建立了“12349”热线呼叫中心。中心自成立以来,总计投入资金347万元。该平台建立之初,没有实现区域通话,是由郑州“12349”热线呼叫平台二次转接到新密,由于老人大多使用新密方言造成双方沟通不便。随着老龄化人口程度的不断加深,失能、半失能、独居、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政府陆续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支持中心发展,2019年投入90万元二次实施对“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系统提升改造。其中60万元用于系统智能化升级为养老智慧云平台,30万元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呼叫器职能手环1200个分发至全市1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人手中。该项目二次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扩大网络覆盖面,实现新密市全区域通话,网络呼叫全覆盖;二是建立“12349”调度指挥中心;三是建立乡镇、街道办事处、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分中心,;四是安装居家老人一键呼叫服务终端设备。经过二次升级,精心打造,将依托12349居家养老智慧云平台、12349网站、12349公众号、12349健康APP、12349医生APP、12349家政APP、12349评估APP及12349服务热线等五大系统、八大功能,向着创一流智慧养老平台之目标,秉承广泛网络社会资源,服务千家万户之理念,打造出“12349养老好帮手”,“12349养老啥都有”智慧养老平台,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之目的。使老人及家属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快速全面的获取所需的养老服务,努力实现十五分钟半径社区养老服务圈。

该平台对开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方便全市城乡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居家养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和在养老院相似的服务项目。“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系统,相对机构养老投资少,服务人群更广泛,受惠人群更多。截至目前,中心为全市老人提供居家咨询服务五万余次,50余家爱心服务商为老人开展居家服务2000余次,外出医疗义诊680余次,下乡慰问800余次,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000余次。中心通过养老智慧云平台功能,形成了完善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民众的深度好评。

四、积极推进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有效提升服务效率。

为进一步推进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2021年4月,新密市民政局完成10家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家民办养老机构的12349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分中心端口分布设立。分中心端口设立后,将通过12349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对20个辖区内老人提供预约就诊、远程问诊、上门体检、家电维修、代理购物、法律咨询、助餐、助浴等多样性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老人可以通过一键式爱心手环,向12349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发出任何上门服务呼叫指令,在发出呼叫指令同时,老人所居住位置就会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平台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就近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派单,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老年人的幸福感、满意度。

五、下步打算。

1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近期至2025年,实现“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0张以上,民办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30%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地区达到90% 以上;

2、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服务组织、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内容,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定点和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照料、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3、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新密市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丰富服务手段和项目内容,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收入。构建“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补充”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运营模式,有效服务居家养老的空巢、留守、孤寡老人。

通过平台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便民养老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以上是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状况。再次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支持,望今后对我们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新密市民政局

2021523



联系单位:新密市民政局

联 系 人:李  敏           联系电话:69822497

抄    报:市督查局         市政协提案委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