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郑州市南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密市位于郑州市西南部,通过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干线公路、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全力构筑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联外畅的干线公路“八纵八横”及农村公路“五纵七横”大交通路网格局,域内将形成郑少高速、郑尧高速、商登高速、焦平高速四面合围的高速公路圈,高速公路收费站将达到14个,成功打造我市通达郑州城区、航空港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市域内15分钟高速圈和15分钟干线公路圈。
一、“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间,市域内商登高速、密州大道(郑登快速速通道至G343),及X028观老线刘寨至老寨段、X035超平线公路、X027岳下线龙潭大桥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新增郑少高速新密北站、商登高速古县衙站、超化寺站、岐伯山站、黄帝宫站等5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改扩建郑栾高速轩辕丘收费站;原S323新密境苟堂关口至超化樊寨段、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路面改造工程、X025袁巩线大修等干线及县道公路大修等项目全部完工;G310、S317、X048等项目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焦平高速及G234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2021年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2021年,新密市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计划完成年度投资12.2亿元,其中S321线下穿郑尧高速段道路改建工程、原省道232与国道343连接线改建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确保国道310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省道317项目完成路基及桥涵工程,推动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段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国道234升级改造前期工作,实现城乡路网的全面优化升级。抢抓郑州市轨道交通网布局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四期线网规划,争取更多站点布局我市,扎实做好K2快线、7号线等前期工作。
三、“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谋划
(一)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新密市计划市域内“八纵八横”主要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同时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城乡客运一体化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发展承载力,实现全方位融入对接郑州中心城区、航空港区和周边组团,为服务我市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二)重点目标任务
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通达水平。确保续建项目S317线和G310线,新建项目焦平高速荥阳至新密段和新密至襄城段,以及G234线建成通车;适时启动S541、S232、S228,以及环伏羲山旅游通道、X033轩辕线、X052尖牛线、X050王超线圣地庙至任沟段、X059白米线、X025袁巩线、X044白刘线三岔口至张楼沟段及史沟至窦沟段、X048刘关线北段公路新建工程等县道项目,并争取建成通车。
2.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一体化,加快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公交服务品质。
(1)计划回购原有挂靠车辆(598台)、新能源车辆购置(598台)、新建客车、出租车充电站(场)4处、新建一级客运站3处,分别是新密客运站(与郑登洛城际铁路相连)、新密新城客运站(与大学路地铁站相连)、新密新东站(拉大城市框架、缓解城市拥堵),新建银基旅游客运站(三级客运站)1处,改(扩)建乡镇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10处,新建镇(村)候车站牌598个,配套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包含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智慧交通可视化语音报站牌、手机APP查询等)估算投资9.8亿元。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2025年全部完工。
(2)K2线新密境内3个车站周边需配套设置公交场站等交通接驳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文旅服务设施,计划与K2线同步实施,2022年开工建设,2025年投入使用。
3.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项目。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加快郑登洛城际铁路、郑州市域轨道交通K2及7号线项目推进。
在此,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还望您多提宝贵意见,继续关心和支持新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