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秋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今年我市人大、政协两会陈春梅书记提出,要深刻把握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聚焦“西美”“南动”功能定位,按照“三个坚定不移”的要求,切实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着力点、提升点、落脚点。聚力做美乡村,以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为引领,分层分类、一村一策、统筹推进,强化产业支撑,不断提升乡村颜值魅力,继续当先行、做示范、走前列。
一、要夯实组织基础,让农村有人办事
一是健全机制抓规范。制定出台“三年强村计划”、农村党建“八项行动”、在村干部中开展“立德守归创优年”行动实施方案、从严管理村干部“十个严禁”规定、关于加强农村党小组建设工作具体措施、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相关规定、换届后评估机制等一系列务实管用举措办法,规范村级党组织运转,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农村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强化培训促提升。启动“千名村官上党校”活动,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进行全员培训;在浙江安吉举办新密市“争做立德守规模范、勇当乡村振兴先锋”专题培训班,对全市303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村级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搭建平台激内驱。出台《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亮承诺赛实绩比干劲”活动的实施方案》,搭建亮赛比武平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县乡分级举办“支书论坛”、“支书擂台”,分享经验、亮晒成绩、对标找差、比学赶超,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全域提质。四是持续投入强保障。严格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待遇补贴政策,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每村15万元;市财政增资1600万元保障落实4600多名离任村干部退职待遇,确保村干部退后有保障。
二、要夯实发展基础,让产业带人致富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多种类型的种植业、养殖业、休闲业、农产品加工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我市涉农企业达到50多家,其中郑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培育出“密二花”金银花、“灵珠”大樱桃、“黄百界”柿子醋、“马永信”牛肉、等十几个知名品牌,不但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增值增效空间,而且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全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夯实集体经济基础,让集体有钱办事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生态优先、产业发展、一村一策,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市级奖补、部门联动、项目支持、镇村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激发了农村发展新动能,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在巩固2020年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35个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的目标任务,集中发力,全面推进,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质。截至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的村292个。今年争取郑州市2021年扶持集体经济建设项目资金900万元,截至目前,在组织部的牵头下,共考察15个项目点,11个项目点参与评审,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标准化厂房,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环境
利用省市奖补,加大本级投入,激活社会投资,形成市、乡镇、村和社会力量及群众积极参与的“三级五方”投入保障机制。城乡人居环境资金投入达到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3亿多元。围绕“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其中示范村每户奖补3000元,达标村每户奖补1500元。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坚持依山就势,就地取材,不砍树、不挪石、不毁草,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前全市已创建示范村43个、达标村58个。
五、要加快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建设,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和体现“西美”的有力支撑
按照郑州“西美”功能布局,打造3个美丽乡村组团:伏羲山美丽乡村组团、香山美丽乡村组团、城乡结合部美丽乡村组团;2021年新密市共建设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涉及牛店镇助泉寺村、北召村,米村镇朱家庵村、范村村,伏羲山管委会楼院村、神仙洞村,来集镇苏砦村,超化镇黄固寺村,财政总投入1.16亿元。目前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已完成规划,2021年实施方案评审,项目已全面开工,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50%;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38个,其中新建10个(牛店镇小寨村、南龙村,米村镇贾寨村、蔓菁峪村,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下寺沟村、尖山村,苟堂镇申门村,袁庄乡槐荫寺村,大隗镇黄湾寨村,白寨镇东岗村);巩固提升类示范村28个(牛店镇月台村,来集镇岳岗村、宋楼村,超化镇李坡村、河西村,苟堂镇小刘寨村,袁庄乡姜沟村,大隗镇河屯村、和合村,刘寨镇水竹园村、赵沟村,白寨镇翟沟村、光武陈村,城关镇甘寨村、高沟村、楚沟村、东瓦店村,岳村镇竹竿园村、马寨村、乔地村,平陌镇崔沟村、禹寨村、葛沟村、龙泉村,曲梁镇张湾村;超化镇栗林村、湖地村和平陌镇香山村)。根据《新密市2021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对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的行政村,市财政按户均2000元标准进行奖补,乡(镇)财政按户均1000元标准进行奖补,对美丽乡村示范村在财政资金投入上进行重点扶持。
六、要夯实群众基础,让群众成为主角
一是找准抓手,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建设文体骨干队伍,要明确文化体育社会指导员,适时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加大培养文化示范户、民间剧团力度,村村建设一支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二是抓住根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运用多种宣传教育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站稳农村文化市场,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寓教于乐之中,使社会主义思想牢牢站稳农村阵地。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为载体,弘扬正气,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文明和谐”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三是加大力度,深化先进典型选树。积极向国家、省、郑州市申报推荐各类先进典型,做好身边好人宣传,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好人榜”“乡村光荣榜”“最美家庭榜”等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认领制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持续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好乡贤、好党员、好支书”乡村光荣榜先进人物选树活动,组织“最美家庭讲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为广大群众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四是立好规矩,注重制度约束管理。各村村规民约已经建立,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实运用起来,对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予以规范,让村民树立“依规”“依约”做事观念,实现由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基层治理水平,同时建立监督机制,激励措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扩大村规民约在村民生活中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在此,对您提出的建议再次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们的工作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