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我市新型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耐材产业是我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也是郑州市六大新型主导产业之一,我市历来重视耐材产业的发展,采取有力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全力破解耐材产业发展难题,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一、关于“加大重点企业土地要素支持”
(一)优化用地审批方式,简化企业用地手续
一是推动小微企业园建设。我市立足产业集聚区,以“园中园”的形式,设立小微企业孵化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高端耐材企业标准厂房,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和动力引擎,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与发展。二是盘活农村集团建设用地。印发实施《新密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审批办法(试行)》(新密政〔2022〕4号),积极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为我市民营企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提供政策保障。三是推进规划用地“四合一优”。全面落实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产业类项目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告知承诺制;稳步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行“标准地+代办制”、“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
(二)落实要素保障政策,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一是遵循规划选址,尽量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对符合相关规划、不改变用途的现有工业用地,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二是鼓励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方式使用工业用地。实行新增工业用地“出让年期不超过20年+有条件续期”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出让起始价可按年期折算。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且用地节约集约的,土地出让底价可按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对已出让工业用地,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适当延长缴款期限,免收滞纳金。三是全面落实项目审批实行全流程联合测绘,将联合测绘运用于项目审批全流程,深入推进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和测绘成果在线共享使用,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避免重复测绘,减轻企业负担。四是调整我市工业、小型仓储类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由70元/平方米调整为30元/平方米,建筑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的小型仓储类项目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由70元/平方米调整为零。五是在产业集聚区落户项目免费使用区域评估成果。六是实施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
二、关于“燃气价格问题”
燃气行业按照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进行管理,管道燃气实行区域性统一管理。我市天然气供应由市政府授权中裕燃气和港华燃气负责供应,以郑登快速通道为界,以北区域由中裕燃气公司经营,以南由港华燃气公司经营。由于大环境原因,燃气公司与上年同期相比采购价格大幅度上涨。为了保障天然气供应,市城管局进行市场调研,督促燃气企业采取保障供气措施,两家公司目前已完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储气能力。
针对反映的燃气价格问题偏高问题,市科工信局积极协调沟通,了解周边价格,提出针对性建议,9月6日市政府召开了天然气非采暖季价格备案工作会,明确工业用气定价4.35元/立方,自4月1日开始执行,已缴费用定价后多退少补。
三、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技术研发平台”
一是成立材料工程学院。为弥补我市耐材企业、新材料企业实用技能型人才缺口,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推动我市新型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12日我市与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成立了材料工程学院。学院邀请郑州大学叶国田教授担任院长,围绕新密市及省内、国内新型材料行业用人需求,培养行业急需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建设实训研发平台。城市学院已投资购进检测设备,自建了实验室,第一批设备已入场调试完毕,初步具备实验检查能力,学院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设备,提升实验检测能力,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平台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关于“出台行业自律公约”
针对耐火材料行业存在的恶性竞争情况,市耐材协会先后召开钢铁分会、水泥分会、玻璃分会等座谈会,倡导行业人员共同维护行业利益,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夯实企业自身业务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增强相互合作与配合,形成竞合关系。协会发布《关于耐火制品价格调整的建议书》,建议企业稳定产品价格,报团取暖,共同抵抗行业风险;组织行业内规上企业赴皖苏参观学习,促进内部交流,建立共享平台,加强资源信息内循环,协助企业清理库存,有效推动行业竞争环境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职责分工,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构建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市新型耐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新型耐材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