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533/2024-00131
  • 新密市人民政府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2024-06-04
  • 2024-06-04
关于发展高端休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B13-05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王小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高端休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秉持“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兴旺有特色”的理念,坚持以休闲农业四味“土味、野味、俗味、古味”为发展目标,全力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游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密道路。2023年全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5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近3亿元,有效拓宽了从事休闲农业农旅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引入专业设计,描绘乡村美学。

一是区块联动,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把全市乡村产业划分为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片区,重点围绕郑少高速和商登快速两条沿线打造农业产业经济带。在西北部伏羲山风景区管委会、米村镇、牛店镇等乡镇,利用自然生态和文化优势,打造“美丽乡村+农业种植+休闲观光”产业模式,形成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专线。在南部平陌镇、超化镇、苟堂镇等乡镇,利用生态基底和资源禀赋,打造中医药康养度假基地,形成 “生态+” “康养+” 等乡村休闲新业态。在东部岳村镇、刘寨镇、曲梁镇等乡镇,着力发展葡萄、大樱桃等优质水果种植,打造以采摘为重点的休闲度假区,形成以休闲采摘、观光游玩、农事体验、科普研学等为主的休闲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多方融合,丰富特色业态模式。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市农委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鼓励农业园区主体积极与文旅策划公司、研学组织等接洽沟通,以农助旅、以旅兴农。依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以蒙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旅游接待基地,增设星空露营基地、网红桥打卡、场地越野等特色项目,提供美食、度假、赏景、体验一条龙服务,让丰富的休闲农业度假体验成为游客旅游内容的选项之一,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三是组织培训,助力农民就业落地。一方面为了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市农委连年来开展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高素质农民素质素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为主题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另一方面针对返乡文旅创业的现实需求,市农委理出“乡村旅游抓民宿,民宿引领大发展”的基本思路,吸引青年创业人才向农业扎根、往农村流动,依托伏羲山旅游景区和乡村环境,打造“休闲+景区+民宿”模式,鼓励将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流动起来,以出租变现或加盟入股方式,与社会资本共同打造精品民宿,引导培育一批有地域特色、有乡村风情、有家乡情怀的精品民宿。

二、深挖本地特色,形成持续发展动力。

一是特色民俗常态化发展。如新密剪纸、超化吹歌、黄固寺舞龙等的特色民俗活动,历经传承,现已成为新密市金灿灿的文化招牌。市农委坚持守正创新,不仅利用新年、元宵等传统节日持续推动文化展演,更是引导农业园区举办丰收节、文化会、展演季等各种自主活动,推动民俗表演创新化、常态化,让优秀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越来越旺,走得越来越远。二是优秀文化数字化宣传。利用现代科技打造声、画、影结合的立体文化宣传,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声、光、电、热等各种形式对农村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艺术化再造和时尚化表达,推动数字乡村、数字文旅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让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业借助情景化、沉浸式、趣味化的方式来吸引更多游客。三是非遗、村落融合化传承。积极引导农业与讲解、体验、实操等深度融合,聚焦一批以梦祥银创小镇为代表的非遗传承古村落,充分运用现场体验、技艺传习、科普讲解等多元载体,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和美乡村发展联系起来,以景带村、全域联动,形成乡村文化旅游重点园区和集聚区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动力。

在此,对您提出的建议再次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们的工作不断进步。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