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栓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资金筹措方面”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扶持情况:全市累计投资3.5亿元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其中投入运营的9家民营养老机构,共计投入建设资金9900多万元,政府累计补贴建设及运营资金1282.4万元。投入运营的111家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共计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政府累计补贴建设及运营资金2904.2万元。通过落实税收、水电气暖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大力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促进民营养老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一是提高落实民营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补贴标准。养老机构自建新建项目每张床位补贴由3000元提高到9000元,改扩建项目每张床位由2000元提高到6000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由每平方米500元提高到1000元。二是提高落实运营补贴标准,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补贴由每月每张床位150元提高到400元;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转变运营奖补方式,实行按服务等级评定,奖补标准由每200平方米每年1万元调整为被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的,每年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8万元的奖补。三是积极推行“公建民营”等新型发展模式,大力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努力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能力。如我市中心敬老院委托河南颐城康养产业集团开展专业化运营,通过其丰富的运营经验,提供专业的护理人才和特色化服务,“公建民营”模式初显成效。截止目前,已接收服务老人80余人。四是每年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实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二)多样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在保障普惠化便民服务的基础上,推行“普惠+优质”精准化服务。先后打造祥乐老年公寓“普惠式”、澎湖湾老年护理中心“嵌入式”、承佑苑养老公寓“花园式”、金山老年公寓“宾馆式”、道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庭院式”等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设施。坚持传统手段、现代方式相统一,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推行“医疗+养老”特色化服务。省级示范点王庄矿社区中康佳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郑州市级示范点郑煤总医院医养中心、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新华医院医养中心建成投用。米村矿社区康寿馨居、大平矿社区康邸、裴沟矿社区惠舒苑、青屏街道佬能蔸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属于医疗机构改造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中心,能够为入住老人快速便捷提供医疗服务。承佑苑养老公寓等17家养老机构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健康监测、中医理疗、心理咨询等,实现医养服务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二、关于您提出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
我市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分类培育,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护理员队伍。一是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护理员技能常态化培训,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2000人次。对全市养老服务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认证,完成护理员技能等级认证70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1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人员技能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二是组织我市养老护理人员报名参加了2023年河南省养老服务技能大赛选拔赛暨郑州市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我市4名养老护理员分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对养老服务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技能评比,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情怀。三是我市两所大学均设有护理学专业,能为我市培养全方位的护理人才,目前我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护理人员有350余人,未来的养老护理就业市场前景广阔。
三、关于您提出的“技术研发方面”的建议
为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2013年,我市以民政部全国统一的民政公益热线“12349”作为支撑,建立了“12349”热线呼叫中心。全市已完成80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12349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分中心端口分布设立。分中心端口设立后,将通过12349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对80个辖区内老人提供预约就诊、远程问诊、上门体检、家电维修、代理购物、法律咨询、助浴助餐等多样性的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打造居家养老“十五分钟”服务圈。老人可以通过智能小度设备,向12349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指挥中心,发出任何上门服务呼叫指令,在发出呼叫指令同时,老人所居住位置就会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平台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就近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派单,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老年人的幸福感、满意度。中心通过养老智慧云平台功能,形成了完善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民众的深度好评。
四、关于您提出的“社会参与方面”的建议
为切实提高公众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我市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养老事业。一是树立正确导向,借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弘扬和传承敬老文化,增强群众的敬老意识,多形式、多方面、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部门合力,确保特困供养机构的运转及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执行。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提高服务可及性,社会公众加入养老行业的积极性。三是依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郑政办〔2024〕33号)相关文件精神,指导社区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作用,探索发展多样化服务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倡导村(社区)与专业化、经验丰富的养老服务企业合作,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同时,提供一些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新密市民政局
2024年8月29日
联系单位:新密市民政局
联 系 人:张雨彤 联系电话:69822497
抄 报:市政协提案委 市督查局 市政府办公室建议提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