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新密市行政执法局集中执法
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各部门:
现将《新密市行政执法局集中执法应急处置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8月14日
新密市行政执法局
集中执法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保障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各类市容难点问题及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以点带面,切实提高全局总体重大执法工作的处理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处置预案。
一、处置原则
1.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正确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行政、严格履职,尽可能杜绝在执法过程中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
2.统一指挥。各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局及上级领导机关的执法应急工作部署和要求,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忠于职守。
3.协同配合。各部门要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启动执法预案后,各部门要保持上下信息畅通,沟通及时,统一调度,果断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查处各类难点问题。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障集中执法工作的快速有效落实,成立新密市行政执法局集中执法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玉亭 党组书记、局长
常务副组长:郑贵星 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副 组 长:李福全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袁金涛 副局长
郭保臣 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
成 员:李松伟 郑晓龙 郭根宁 李松涛
陈志骁 刘 朝 许 诃 徐彦伟
于光辉 辛旭东 王朝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郑贵星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集中执法应急处置工作,研究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制定处置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案件研判组、宣传组、督查组、综合组。
1.案件研判组:组长郑贵星,组员由辖区分管领导、辖区中队、执法大队、行政办公室、法制信访室、公安特勤中队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复杂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启动行动预案的级别。
2.宣传组:组长刘朝,负责应急处置中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做好与媒体记者对接工作和后续宣传报道工作。
3.督查组:组长徐彦伟,负责应急处置中人员、车辆集合情况及现场处置情况进行督查。
4.综合组:组长陈志骁,负责政令畅通、人员、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工作。
三、具体事项
(一)处置范围
1.城区内的占道经营、突店经营、户外广告、渣土运输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集中应急处置的各类难点、乱点问题。
2.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事件。
3.其它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工作事项。
(二)预案分级
根据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行动预案分为I级、II级、III级,I级预案适用于重特大执法案件及重大活动保障的应急处置,参与行动人员60人(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II级预案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执法案件及其他活动需要保障的应急处置,参与行动人员约50人(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III级预案适用于一般执法案件的处置,由辖区中队组织实施。根据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三)启动流程
1.召开研判会。辖区中队主管领导组织辖区中队召开研判会,可启动III级行动预案;需要提高预案级别的,由办公室通知研判组召开研判会,可启动Ⅱ级行动预案;需要启动I级行动预案的,通知局集中执法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参加研判会。
2.制定实施方案。按照确定的工作预案级别,由指挥长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制定现场执法实施方案,明确集中处置的时间、任务、人员、分工及其他事项,负责做好行动前的动员和工作安排。
3.按照预案级别和现场执法实施方案启动应急处置。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应急处置预案进行认真学习,按照预案的要求,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演练,确保在执法过程中依法处置,完成任务。
2.快速反应。各执法力量要提高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在接到命令后,快速集结,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对行动迟缓、临阵退缩、工作不负责的,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3.确保成效。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所有参战人员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开展行动,做到语言文明、举止规范、着装整齐、听从指挥,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坚决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干”,确保集中执法效果。
附件:I 级行动预案、Ⅱ级行动预案、Ⅲ级行动预案
附件
Ⅰ级行动预案
一、指挥部组成
总 指 挥:张玉亭
现场指挥:郑贵星
总指挥全权负责Ⅰ级行动的指挥工作,现场指挥负责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各成员组的执法活动,及时协调解决行政执法职责衔接和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督促各组依法履职。
二、人员分组及职责
1.调查取证组:由4名辖区队员组成,其中,组长1名,现场拍照和全程录像各1名,文书员1名。
主要任务:对现场物品进行拍照、录像、登记;文书员下达法律文书;对执法全过程进行录像。
2.行动组(现场清理组):由21名队员组成,执法大队负责人担任组长,现场清理10名男队员,现场支援10名(可有5名女队员)。
主要任务:对现场违规物品进行清理搬离工作。
3.善后处理组:由4名辖区队员组成,其中组长1名。
主要任务:对现场清理组行动后的善后处理工作,恢复现场正常秩序。
4.外围警戒组:由17名队员(男、女)组成,其中组长1名。
主要任务:利用人墙圈出一定的行动区域,负责行动现场外围警戒工作。
5.执法保障组:由公安特勤中队负责执法过程中执法保障、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
6.后勤保障组:由党建办、行政办、法制信访室、督察科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处置前对违规商贩的法律宣传和电视台记者接待、宣传报道;负责政令畅通、人员、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负责指导法制宣传,对现场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负责在指定时间、地点集合参战人员、车辆,并交付指挥长指挥、对现场处置工作进行督查。
三、行动流程
1.经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后,办公室负责将确定的行动时间、地点、任务传达到各组组员及指挥部。各组组长负责组员能够按时到位,车辆、设备等正常使用。
2.行动开始前各组组员在指定地点集合,车辆和执法装备集中停放,督察科检查清点行动人员及装备。各组组长向现场报告“集合完毕”,现场指挥请示指挥长指挥。
3.指挥长动员部署后按照预定时间下达“行动开始”命令。全体乘坐车辆按照规定线路前往目标地。
4.所有人员、车辆到达目标位置后,由现场指挥通过高音喊话器喊话,告知目标商户的违法行为,并限其立即搬离违法占道物品,如商户未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则由执法队员帮其搬离现场,消除违法行为。告知周围市民群众理解配合执法工作,不要围观,迅速撤离执法现场。喊话停止后,持续播放相关法律法规。
5.现场指挥下达“调查取证”命令。警戒组组长带领组员立即利用人墙圈出半包围圈,引导行人从旁边通过,防止周围其他群众、商贩进入执法现场。同时,调查取证组组长带领组员立即进入违法现场,开展取证、下达法律文书(或《违法物品搬离清单》)等工作。
6.调查取证完毕,现场指挥下达“依法清理违法占道物品”命令。行动组(现场清理组)对现场物品进行清理搬离,交由运输组负责运输驶离并到指定位置。指挥部下达命令,善后处理组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7.执法保障组全程参与应急处置行动,听从指挥部命令,随时做好现场处置准备。如遇阻碍执法、暴力抗法的,要及时保护现场,快速处理,如发现现场难以制止的事件或突发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指挥部。行动前必须做好针对各类集体事件、突发事件、抢夺行为等的应急预案。
8.行动目的达成或违法行为主动消除后,现场指挥向总指挥报告“行动完毕,是否撤离”的请示,指挥长下达“结束行动”命令,所有人员、车辆立即撤离。
Ⅱ级行动预案
一、指挥部组成
指 挥 长:郑贵星
现场指挥:辖区大队(中队)分管领导
指挥长全权负责Ⅱ级行动的指挥工作;下达行动中各项命令。
现场指挥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各成员组的执法活动,及时协调解决行政执法职责衔接和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督促各组依法履职,召开现场会议研究部署突发或专项行政执法工作。
二、人员分组及职责
1.调查取证组:由4名辖区队员组成,其中,组长1名,现场拍照和全程录像各1名,文书员1名。
主要任务:对现场物品进行拍照、录像、登记;文书员下达法律文书;对执法全过程进行录像。
2.行动组(现场清理组):由15名队员组成,其中,组长1名(执法大队),现场清理8名男队员,现场支援6名(可有5名女队员)。
主要任务:对现场违规物品进行清理搬离工作。
3.善后处理组:由3名辖区队员组成,其中组长1名。
主要任务:对现场清理组行动后的善后处理工作,恢复现场正常秩序。
4.外围警戒组:由11名队员(男、女)组成,其中组长1名。
主要任务:利用人墙圈出一定的行动区域,负责行动现场外围警戒工作。
5.执法保障组:由公安特勤中队负责执法过程中执法保障、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处置前对违规商贩的法律宣传和电视台记者接待、宣传报道;负责政令畅通、人员、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负责指导法制宣传,对现场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负责在指定时间、地点集合参战人员、车辆,并交付指挥长指挥、对现场处置工作进行督查。
三、行动流程
参照I级预案行动流程。
Ⅲ级行动预案
III级行动预案由各执法大队(中队)分管领导任指挥长,中队长任现场指挥,以辖区中队执法力量为主,执法大队、特勤中队参与,保证不少于20人参与行动。III级行动预案按照局I、Ⅱ级行动预案制定行动方案,报局集中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