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和郑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统筹推进耕地面积稳定与粮食单产提升,积极推广应用综合配套技术;扛稳“菜篮子”生产责任,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做好农业灾害风险精准预警,强化气象服务;支撑保障开展节粮减损行动,强化餐饮行业和单位食堂节约管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二)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持续提升教育、医疗、住房及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完善科学精准高效的监测帮扶体系,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行业预警数据互联互通,做到快速发现、及时认定、精准帮扶、稳定退出;健全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健全帮扶项目资产长效管理机制,支持各乡(镇)盘活低效闲置资产。
(三)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实施县域富民产业培育行动,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大力发展“豫农优品”;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合作;支持农户发展特色庭院经济、生态林下经济、休闲民宿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四)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发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布局城乡产业、设施和服务功能;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户厕问题摸排,建立“问题厕所台账”,实行“一户一厕一档”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五)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组织保障,完善“五星”支部建设机制;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构建高效直达的问题处置体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的治理格局。
(六)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持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三规范两促进一提升”三年行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统筹抓好集体林权、供销合作社、农业水价等领域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