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主要有哪些?
1.2021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各初中小学按照已经划定的招生区域进行招生入学。
2.按照省市要求,新密市2021年秋季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初中七年级、小学一年级新生班额均控制在55人以下。
3.义务教育学校新生的网上信息采集、报名登记、资格审核、录取等环节,全程通过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平台进行,全面落实阳光招生政策。
4.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纳入新密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
二、2021年新密市小学一年级招生入学年龄如何规定?
原则上2021年新密市小学招收具有新密市户籍或其他符合规定的年满6-7周岁(2015年8月31日前出生)适龄儿童。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有关入学年龄的规定,各小学可结合各校实际,综合考虑适龄儿童人数、教育资源最大承载量等情况,研究确定各学校的入学年龄。各小学招收的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研究确定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教育局备案。并在学校招生工作方案中对社会公布。
三、2021年新密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具体日程是怎样安排的?
1.民办学校。7月7日至7月8日,通过“新密市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7月10日至7月12日,进行电脑排位、录取、缴费注册等工作;7月13日,发放录取通知书。
2.乡(镇)及部分局属、城区学校。除城区15所划片招生学校外的乡(镇)及部分局属、城区学校,7月12日至7月14日,家长到学校进行现场报名登记审核,家长现场在手机上进行报名确认,学校留存学生报名档案资料,做到“一生一档;7月15日至7月17日,网上审核;7月18日至7月19日网上录取;7月20日至7月21日,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3.“15所城区公办学校”。8月1日至8月5日,15所城区公办学校进行现场报名登记审核,家长现场在手机上进行报名确认,学校留存学生报名档案资料,做到“一生一档”;8月6日至8月10日,网上审核;8月11日至8月15日网上录取;8月16日至8月20日,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15所城区公办学校”是指哪些学校?
15所城区公办学校是指:新密市第一初级中学、新密市第二初级中学、新密市实验初级中学、新密市金凤路初级中学、新密市青屏初中、新密市实验小学、新密市市直二小、新密市市直三小、新密市金凤路小学、新密市东大街小学、新密市新华路小学、新密市政通路小学、新密市溱水路小学、新密市长乐路小学、新密市育才街小学。
五、新密市城区户籍包括哪些?户口迁移截止到什么时间?
新密市城区户籍是指学生户口在新华路、青屏、西大街、矿区西街四个派出所。按城区户口入学的学生,户口迁入的截止时间是2021年5月。
六、2021年新密市15所城区公办小学、初中招收哪几类学生?
第一类:新密市城区户籍(学生户口在新华路、青屏、西大街、矿区西街四个派出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具有城区固定房产(有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或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
第二类:新密市城区户籍(学生户口在新华路、青屏、西大街、矿区西街四个派出所),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长期稳定居住,有固定住所(城区原住居民,无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或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但有其他法定的家庭住址证件)。
第三类:非城区户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具有城区固定房产(有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或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
第四类:新密市内非城区户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新密市户籍所在乡镇无学生入学监护条件,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经劳保部门备案的已经工作一年以上的劳务合同或工商部门颁发的一年以上的营业执照,缴纳一年以上职工养老保险金,有合法长期稳定的居住场所,经调查属实。
第五类:非新密市户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户籍所在地无学生入学监护条件,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经劳保部门备案的一年以上劳务合同或工商部门颁发的一年以上的营业执照,在新密市缴纳一年以上职工养老保险金,公安部门开具有新密市居住证。
七、2021年秋季有哪些新建学校开始招生?招生区域如何划定?
新密市育才街小学、新密市轩辕小学、新密新区实验小学、新密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从今年秋季开始招收起始年级新生,以上学校均为局属公办学校。
新密市育才街小学招生区域:溱水路以北,青屏山以南,东至溱水桥,西至开阳路以内区域。
新密市轩辕小学招生区域: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业主子女、城区户口学生及外来务工、进城务工子女。
新密新区实验小学招生区域:曲梁镇坡刘村,高洼村,马庄村、沟刘村、朱寨村、其他行政村安置在锦绣社区的居民以及区域内的外来务工子女。
新密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招生区域:曲梁镇高洼村,五虎庙村、坡刘村,马庄村,李庄村、岗牛村、沟刘村、朱寨村、拆迁安置在锦绣社区的居民子女及区域内的外来务工子女。
八、民办学校如何招生?
民办初中、小学招生在教育局统一安排下,按属地管理原则组织进行。7月7日至7月8日进行网上报名。报名人数在招生计划内直接“注册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实行“电脑派位”录取。
九、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如何进行?
特殊教育学校招收新密市户籍及外来务工子女6-14岁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残疾儿童。由特殊教育学校具体组织实施,招生时间8月10日至12日。特殊教育学校招生不使用“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平台”。
十、如何保障务工随迁子女入学?
凡是新密市以外地区到新密市务工和新密市内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必须具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居住场所,子女户籍所在地无入学监护条件,且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新密市缴纳一年以上职工养老保险金。符合条件的,遵循“就近入学,统筹安排”的要求,原则上安排到居住地片区公办学校就读,若居住地片区内公办学校没有空余学位,统筹安排到其他相对就近公办学校就读,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应入尽入”。
十一、如何落实优抚对象子女入学政策?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符合条件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优抚条件的优待对象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由户籍地或居住地按照免试相对就近原则,根据学生及家长意愿,在不突破国家规定班额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入学。
十二、如何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
各学校要按政策和规定不折不扣做好招生工作,确保适龄留守儿童少年按时入学;认真落实好教育关爱政策,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困境家庭学生的帮扶资助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或上学不便而失学辍学。
十三、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程序有哪些?
1.信息采集。学生信息采集由家长通过“新密市校园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义务招生”→“信息采集”,进入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平台,注册后进行学生入学信息采集登记。学生信息采集登记完成后,由招生生源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对照家长提供的证件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在网上初审通过,网上打印《2021年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卡》,家长签字确认后,校长(或园长)签字,加盖生源学校公章。初审通过后,学生信息不可再更改。学生信息采集登记是招生入学的必要环节,也是注册学生国网学籍的重要依据,没有采集信息的学生无法报名、录取入学。
2.入学报名。学生信息网上采集完成后,根据规定的招生报名期限,学生家长携带规定的相关报名材料到入读学校进行入学报名登记,报名登记要做到“一生一档”。
3.资格审查。报名工作结束后,由招生学校对报名登记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审核、调查。审核和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户口、房产、居住、务工、社保等证件材料的真实性。由公安部门、房管部门、工商、劳动、社保等部门进行核实,并出具相应的审核证明。经学校审查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网上提交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录取。不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退回学生报名档案,并通知家长到符合条件的学校进行入学登记。
4.招生录取。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由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根据学校提交的规定的招生材料,进行网上审核录取。民办学校按照《新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新密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新密教文〔2021〕号)的文件规定政策进行招生录取。
对就读城区15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实行分批次录取:
第一批:新密市城区户口且具有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或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
第二批:新密市城区户口且在城区长期稳定居住,无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或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但有其他法定的家庭住址证件;
第三批:非新密市城区户口,具有房产证、不动产登记证或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
第四批: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
第五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若本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考虑下一批次录取,直至完成招生计划为止。若学校招生计划没有完成或者学校需要扩大招生计划,由学校制订详细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并报教育局审批备案后,统一进行补录或扩录。录取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学生,退回学校,由学校负责退档并通知家长到符合条件学校报名登记入学。
5.入学报到。录取结束后,各招生学校通过招生服务平台网上打印学生录取通知书,并组织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到注册。逾期不报到的,取消入学资格。
十四、今年招生可以使用房管局备案的网签合同吗?
在学生已经入住的前提下,与房产证同效,可以使用。但是,凡是房产证件提供的是“房管局盖章备案的网签购房合同”,招生学校要进行实地调查落实学生是否已经入住。经调查,若没有入住,则不作为入学的有效证件,无效。
十五、城区15所公办初中小学具体报名时间如何安排?
城区15所公办初中小学招生报名工作8月1日-8月5日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8月1日:第一类报名,即城区户口有房产证件,简称“有户有房”
8月2日:第二类报名,即城区户口无房产证件,简称“有户无房”
8月3日:第三类报名,即非城区户口有房产证件,简称“无户有房”
8月4日:第四类报名,即进城务工(县内乡镇户口)
8月5日:第五类报名,即外来务工(县外户口)
十六、如果学生报名登记不成功,原因可能有哪些?
原因主要有:(1)没有《2021年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卡》;(2)有信息登记卡,但毕业学校没有签字盖章(3)不属于本校招生区域内学生;(4)房产证件产权人与学生无关联;(5)信息登记卡中填写的相关信息没有提供法定证件(如房产证、户口簿、相关佐证、劳务合同或营业执照、社会保险金证明)或与法定证件信息不一致;(6)《2021年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卡》中毕业学校与落款盖章学校不相符(7)该生已在其他学校报名或被其他学校录取;(8)没有进行信息采集或信息没有被采集学校审核提交;(9)《2021年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卡》中居住地址填写不详细、笼统,地图不能定位;(10)入读小学年龄不足6周岁(2015年8月31日后出生);(11)务工年限不足一年(2021年8月31日以后签订或注册的劳务合同、营业执照)、没有缴纳社会保险金或社会保险金缴纳不足一年等。
十七、学生入学报名登记需要提交哪些证件、资料?
《2021年新密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基本信息登记卡》、学生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学生父母的房产证或不动产登记证或购房网签合同或宅基地证(学生户口与房屋产权人不在一个户口本上的需另提交佐证来证明学生与产权人的关系,如学生出生证等)、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外来务工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缴纳一年以上职工养老保险金证据(外来务工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居住证(外来务工随迁子女)、《2021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调查审核表》(乡镇中心校提供)、学生预防接种证或防疫证(入读小学需要)、小学学籍卡(毕业学校盖章)和义务教育证书(入读初中需要)。
十八、户口在农村,长期在城区居住但没有法定房产证件,子女如何入学?
对于户口在农村,长期在城区居住又没有法定房产证件,但确需在城区学校入读的需满足以下条件:1.该学校招生计划没有完成,有空余学位;2.家长申请入读该校的理由合理充分;3.学校进行研判调查;4.经学校调查,情况属实且理由成立的学生,由招生学校制定具体的补录方案报教育局备案后进行补录;5.对入读城区学校的农村户籍的学生需提交由乡镇中心校开具的在户籍所在地无入学监护条件的调查审核表。如果想入读的学校没有空余学位,可以安排到“相对就近”的有空余学位的其他城区学校入学。
十九、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采集基本信息的学生如何补录信息?
没有网上信息采集和打印信息登记卡的,无法进行入学报名登记。2021年秋季初中小学招生网上信息采集时间为6月1日至30日。个别未采集信息的可于7月28日至29日两天进行采集,入读小学的,信息在新密市内幼儿园采集、审核、打印、盖章;入读初中的,信息在新密市内小学采集、审核、打印、盖章。后期需采集信息的需向教育局提交申请,由教育局根据情况安排时间采集。
二十、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过程中,学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按照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在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中心校和局属学校对本区域义务教育招生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中心校、初中和小学校长是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有关要求,制定相关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审定后实施。
二十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要求“一控二均衡三不设”是什么?
“一控”:按照省规定,严格控制班额。严禁各初中、小学中途任意招收插班生,逐步消除65人以上的超大班额,严格控制55人以上的大班额,今年我市初中小学招生班额要求限制在55人以内,按照郑州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要求,逐步达到初中50人、小学45人以内的班额目标。“二均衡”: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均衡配备师资的规定。“三不设”:不设重点班、不设快慢班、不设实验班,全面取消特长招生,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零起点教学。
二十二、对学校和家长在招生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怎么处理?
学校严格实行证件审查制度,对于在信息采集中,弄虚作假、伪造证件等不诚信行为,招生审核查实后,学生不予录取,家长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教育局与公安、纪检、人事社保、房管等部门,成立联合巡查组,加大招生工作巡查监督的力度,对于招生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及“奇葩证件”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