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农文〔2015〕51号
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5年郑州市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做好新密市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改善我市土壤理化性状,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根据郑州市财政局、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下达2015年农业资源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郑财预【2015】418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新密市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新密市土壤肥料站完成了2007-2014年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及2008-2014年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八年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94.75万亩,推广配方肥7.1万余吨,配方肥施用面积188.89万亩;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8620个;完成小麦、玉米、花生肥料效应田间试验91个,三区示范试验140个;实现整建制推进4个乡镇。在新密市建立并形成了“技术指导专家—触摸屏专家咨询系统—以村为单元—辐射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七年来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10988亩。
项目基本情况: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想,增施商品有机肥料,通过技术、物质补助方式,调动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新密市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实施面积900亩,主要内容为推广使用有机肥。
项目建设必要性: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长期施用大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面源污染,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大量高浓度化肥、复合肥、钾肥的施用,土壤富集养分严重,中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土壤整体质量正在下降。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就是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培肥地力。因有机肥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很好地弥补化肥施用的不足,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化肥的用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土地的流转,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逐渐显现,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经济作物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使耕地质量、环境及生产者的利益达到有机的统一,以减少土地污染,提高耕地质量,加大有机肥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项目实施地点
新密市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建设面积900亩,项目设立3个示范区,涉及曲梁、苟堂、刘寨等3个镇。
标准和数量:
1、桃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200亩,安排在郑州市溱洧美丽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址:曲梁镇岗牛村;
2、核桃示范区1个,示范区面积500亩,安排在新密市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地址:苟堂镇申门村;
3、葡萄示范区1个,示范区面积200亩,安排在郑州市福坤种植专业合作社,地址:刘寨镇东马庄村。
三、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达到以下标准:
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0.2克/千克。
2、土壤容重降低0.05-0.15大克/立方厘米,孔隙增加2-6个百分点。
3、土壤持水量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4、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以点带面促使我市农业土壤培肥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项目任务明细表:
序 号 | 乡 镇 | 项目地点 | 合作社名称 | 应用作物 | 建设面积 | 示范点 |
1 | 曲梁镇 | 岗牛村 | 郑州市溱洧美丽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桃 | 200亩 | 1个 |
2 | 苟堂镇 | 申门村 | 新密市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 核桃 | 500亩 | 1个 |
3 | 刘寨镇 | 东马庄村 | 郑州市福坤种植专业合作社 | 葡萄 | 200亩 | 1个 |
合计 | 3个 | 900亩 | 3个 |
四、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1、施用有机肥料:推广有机肥肥料施用,在不降低农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以减少土地污染,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测土化验:进行两次土壤取样与化验分析,综合分析评定土壤肥力变化情况。
项目实施内容 | 标准(或参数) | 单位 | 规模(或数量) |
一、有机肥料 |
有机质≥45%、总养分≥5% |
吨 |
90 |
二、土壤取样与分析 |
个 |
40 |
五、技术优势分析
新密市土壤肥料站承担了2007年以来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是技术推广单位,八年来单位人员技术推广能力强、群众基础和施肥技术基础扎实。农民施肥热情高,对新技术接受快。加上农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化肥不合理施用现象突现,造成面源污染。有机肥应用及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推广从根本上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耕地质量与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选择适宜的有机肥产品。所选有机肥品种必须是经省土肥站登记,有机质≥45%、总养分≥5%等标准。
2、确定合理的有机肥施用量。根据我市土地资源状况、农户施肥习惯及产量水平,确定项目区有机肥使用量每亩100公斤。
3、建立示范点。安排土壤有机质试验示范点3个,全部采用卫星定位,进行两次土壤取样与化验分析,综合分析评定项目土壤地力变化情况。
六、项目总投资
按照《郑州市财政局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下达2015年农业资源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郑财预【2015】418号文件,2015年新密市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资金1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耕地质量项目示范点购置有机肥料、土壤取样化验费、资料费、交通费等。
七、经费预算支出明细
根据《郑州市财政局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下达2015年农业资源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郑财预【2015】418号2015年新密市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资金15万元的通知要求,制定我市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及有机肥推广应用资金预算如下:
1、桃设立1个示范区:示范区面积200亩,需补贴3.18万元。
(1)购置有机肥料3.1万元:
每亩补贴100公斤,需购置有机肥20吨,每吨按1550元预算,需款3.1万元;
(2)土壤取样与化验0.08万元:
项目实施前、实施后各取5个土样,共计10个进行分析化验,主要化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内容,每个土样需款80元(化验试剂、用工工资、水电费等),10个样品共计需0.08万元。
2、核桃设立1个示范区:示范区面积500亩,需补贴7.91万元。
(1)购置有机肥7.75万元:
每亩补贴100公斤,需购置有机肥50吨,每吨1550元,需款7.75万元;
(2)土壤取样与化验0.16万元:
项目实施前、实施后各取10个土样,共计20个进行分析化验,主要化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内容,每个土样需款80元(化验试剂、用工工资、水电费等),20个样品共计需0.16万元。
3、葡萄设立1个示范区:示范区面积200亩,需补贴3.18万元
(1)购置有机肥3.1万元:
每亩补贴100公斤,需购置有机肥20吨,每吨1550元,需款3.1万元;
(2)土壤取样与化验0.08万元:
项目实施前、实施后各取5个土样,共计10个进行分析化验,主要化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内容,每个土样需款80元(化验试剂、用工工资、水电费等),10个样品共计需0.08万元。
4、其它费用:资金0.73万元(交通费、资料费等)。
项目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具体建设内容 | 建设标准 | 单位 | 数量 | 单位 造价 | 投资额 | |||
合计 | 市级 财政 | 自筹 | 其他 | |||||
一、有机肥料 | 有机肥 | 吨 | 90 | 0.155 | 13.95 | 13.95 | ||
二、试验示范田取样与分析 |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孔隙度等 | 个 | 40 | 0.008 | 0.32 | 0.32 | ||
三、其它费用 | ||||||||
资料费 | 0.23 | 0.23 | ||||||
交通费 | 0.5 | 0.5 | ||||||
合计 | 15 | 15 |
八、实施进度
1、2015年6-9月编写上报实施方案。
2、2015年10-12月项目区实施前土壤样品取样工作、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与程序负责采购适宜本项目区使用的有机肥 ,与供货企业签订供货及相关服务合同,及时将采购的物资发放到项目区,同时收回物资发放名册并归档保存,完成物资发放工作。
3、2016年1-9月做好项目区田间指导、实施后土壤样品取样工作,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总结工作等。
九、项目绩效指标
通过项目实施,有机质提升示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0.2克/千克,土壤容重降低0.05-0.15克/立方厘米,孔隙增加2-6个百分点,土壤持水量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耕地地力与耕地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民对农家肥的投放量不断下降,重用轻养、滥用化肥、轻施农家肥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产品品质下降和土地生产能力骤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普及,有机肥应用,改良土壤、防止土壤退化、污染,保证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制,构建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环境条件,确保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我市农业土地再生产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十、项目运行机制
1、组织保障: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土肥站负责项目的工作组织、整体设计、管理运作、资料整理、技术培训宣传等工作,保证项目实施步骤按计划顺利运行。
2、加强监督检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委组织相关部门不定期通过听、看、评等方式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项目各项工作顺利运行。
3、加强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4、资料及时归档:在项目实施结束后,认真撰写工作总结,建立健全各项档案资料,积极配合上级农业和财政部门检查验收。总结经验,为下年度工作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〇一五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