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2016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双节”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营造出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消费环境,按照局整体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80天的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整治重点
以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食杂店等为重点场所,以乳制品、饮料、糖果糕点、米面食用油、调味品、肉及肉制品、酒类、豆制品、散装食品、土特产、冷冻食品、小食品、儿童食品、现做现售等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为重点整治品种。
二、整治内容
针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食品品种,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1、查处取缔无证、超范围经营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依据法律法规赋予食药监部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和查处取缔无证经营职责,依托网格化监管措施,重点加强对辖区食品经营者的巡查排查力度。全面清查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2、严格督促落实食品经营自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广泛开展食品宣传教育活动,按照《新密市食品经营者应达到的标准》,加强对辖区食品经营者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自律制度,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树立第一责任意识,自觉维护食品安全。
3、开展重点食品品种整治,规范食品市场。对本辖区内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食品品种开展全面巡查排查,严查食品进货来源渠道和食品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仿冒、“三无”、过期变质、生产许可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进入流通领域。
4、从严查处和打击流通环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
5、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依法查处一批食品违法违章案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食品经营者开展集中整治,全面加大执法办案力度,集中查处一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不按规定履行法定义务、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违章案件,依法向司法机关移交一批构成食品犯罪的案件。
6、组织抽样检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湿面条、热干面、卤面、鱼丸、肉丸豆干、腐竹、海森、鱿鱼、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豆干、腐竹、白酒、红酒、啤酒等重点品种的抽样检测。
三、实施步骤
本次专项行动自2015年12月7日至2016年2月29日,为期80天,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和自查阶段(2015年12月7日-12月19日)。组织召开动员会,强化宣传。各基层所要结合辖区实际,针对“双节”期间食品安全容易出现和发生的突然问题和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指导、监督食品流通环节进行自查自纠。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5年12月20日-2月24日)。针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深入、细致、严格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违法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流通环节消费安全信息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情况。
(三)全面总结阶段(2015年2月25日-2月29日)各基层所对“双节”期间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经验,撰写专题报告,并于2016年2月25日前上报局食品流通科邮箱xmsyjspltk@163.com。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双节期间食品市场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明确责任,确保整治工作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2、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各单位要紧紧抓住辖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狠抓工作的落实,确保监管全覆盖,不留死角。
3、迅速查处,化解矛盾。充分发挥“12311”投诉举报热线作用,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举报投诉要快接、快查、快办,并及时向举报投诉人反馈处理结果,做好消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严禁拖延推诿。
4、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在整治行动开展期间,局机关将组织人员对各辖区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于未按规定落实监管责任,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导致辖区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或者发生严重食品安全事故的,将依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