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村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科学准确地考核评价村级干部工作实绩,苟堂镇从创新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着手,在对村级干部考核中突出“四化”,探索出一条加强村级干部管理新路子,激发了村干部的争先意识、实干动力和奉献热情,推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考核内容具体化。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设定了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发展、综治稳定工作、农业农村工作等六大方面29项工作目标,把作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涉及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项等关键性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评的重点,并分别确定相应分值,制订了系统合理、便于量化操作的"百分制考核评分细则",增强了考核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了以考核机制引导村干部围绕目标抓落实,作风强服务服务,促发展惠民生的目的。
考核时间常态化。绩效考核采取每月评比,季度推进,年终汇总的新模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年初布置,年中督促,年度考核的工作业绩评定方式,把绩效考核体现在平时每项工作中,做到布置安排、督导检查、总结评比的“三个及时到位”的工作推进模式,有效保证了村级各项工作按时保质的完成,避免了年底“集中补课”的情况,使考核机制更趋科学化。
考核结果差距化。依据村级六大方面29项工作,参照各村两委干部岗位分工,将目标细化分解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实行一人一档建立村干部绩效档案,每月25日由镇分管站所按照考核项目对各块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依照1-24名逐村排出名次,及时公布各村得分及排名情况,将每个村干部分管工作实绩及平时考核情况,及时如实记录到个人绩效档案,作为对个人综合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通过这样的机制,让绩效考核的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得到体现,工作压力得到有效传导,工作落实得到保证。
奖惩措施明细化。村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与村干部工资挂钩。村干部的报酬由"基础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在固定"基本工资"的条件下,根据考核结果,对村干部"绩效工资"实行差别工资,按"绩"分配,奖优惩劣。二是与村干部奖惩挂钩。按照考核结果,考核为"优秀"的村干部,优先推荐参加各类当年先进的评选,考核为"不称职"的村干部,取消当年先进评选资格,并指派专人与其谈心谈话。三是与选拔任用挂钩。村干部连续两次被考核为"不称职"等次,且经诫勉谈话无明显改正、群众反响强烈的,由镇党委劝其自行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