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农文〔2016〕16号
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
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豫政[2014]31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郑政[2015]32号)及《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密政[2015]21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为支持,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深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针对农业企业或单位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条块结合,统筹规划,同时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行为,集中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
(二)部门推动,社会共建。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引导、监督、协调。各行业要发挥专业性、指导性强的优势,推动农业企业或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完善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的建设格局。
(三)健全制度,规范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企业或单位信用体系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管理,规范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健全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建设范围
全市范围内生产经营种子、农药、肥料等内容的企业或单位、畜牧业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
四、建设任务
(一)深入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各相关部门要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化项目,完善、整合农业企业或经营单位信用信息,与本地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数据对接,及时传送农业企业或单位信用信息,加快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要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进一步充实完善相关信用信息,实现信用记录电子化存储,推进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主体信用信息的透明度。
(二)完善信用信息记录
各相关部门要把行政处罚和监管情况作为信用信息的重点内容,实行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专人记录、及时更新,保证所采集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升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企业和行业的诚信责任
各相关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诚信责任,强化自律意识,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生产记录和进销货台帐,实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杜绝使用禁用限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物,严格执行农兽药休药间隔期,建立内部职工诚信考核与评价制度。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失信行为,积极树立诚信风尚。
(四)完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加强农业企业或单位信用制度建设。 各相关部门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逐步实现信用体系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规范管理,保障农业企业或单位信用体系有效运行。
健全守信激励机制。 各相关部门对诚信守法的生产经营主体实行项目优先、政策倾斜、评先评优、等奖励激励措施,对其在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
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各相关部门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逐步使信用状况成为各类准入门槛的基本内容。对失信主体实行重点监管,扩大产品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对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失信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公示失信违法主体,使其丧失信誉,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建立部门间联合惩戒机制,加大惩戒力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要通过惩戒机制使生产经营单位不愿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努力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 各相关部门要把诚信教育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强化对主体的诚信教育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其他专业培训等途径,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树立诚信典范,使全行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重点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突出诚信主题,努力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让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
开展农业企业或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层级监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农业企业或单位监管责任机制。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农业企业或单位诚信体系建设的舆论宣传。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农业企业或单位诚信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增强信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使农业企业或单位成为推广农资新产品、农业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的服务者和好帮手。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要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集中执法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消费者揭露和投诉农业企业或单位的失信行为。
(四)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农业企业人员素质。
组织全市的农业企业或单位进行培训。重点宣讲农资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商业职业道德、服务规范、农资知识、农作物种植技术,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诚信是经营之本”和守法、敬业、服务观念,使他们明白守法、诚信经营的必要性和违法背信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