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706/2016-00103
  • 新密市苟堂镇人民政府
  • 工作,工作信息,扶贫
  • 2016-09-21
  • 2016-09-22
聚力脱贫攻坚 推进民生工程

苟堂镇把脱贫攻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工作要领,切实抓好基础工作、帮扶力量、脱贫措施“三个到位”,确保2017年实现 4个贫困村,374户1350人的全部脱贫。                                                                                                                                   

一、紧扣目标,夯实基础

挨家挨户把家底弄清楚,找准症结、挖出贫根,以便明确靶向、精准施策。一是搂清底子,细化任务。深入到户,核实情况,在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定帮扶计划,编制贫困村、贫困户分布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帮扶责任图、脱贫规划图和具体脱贫时间任务表。贫困户的脱贫时间、任务细化到精准到户、具体到人。二是建立“一册三档”,有的放矢。一册就是以村为单位为每户贫困户建立名册,将家庭基本情况记录在案。三档指贫困户学生档案、疾病档案和劳动力档案。因学、因病、缺劳动力和就业技能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分类归档,把能享受同类补贴政策的人员汇总登记,确保脱贫措施、政策落实到符合条件的每个人。对劳动力逐人征求技能培训意愿、就业意愿,登记参加培训情况和就业扶助情况。三是建立台账,抓好项目。建好数据平台,对建档立卡和数据录入进行全面细致的“回头看”,查缺补漏,完善提高,将各类卡表册规范完善好,打牢工作基础。列入今明两年的扶贫项目,详细制定推进时间节点、完成时限,跟踪督导,确保落实。

二、整合力量,压实责任

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把扶贫任务抓在手上,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一是切实明责,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乡镇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主体责任不动摇,把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求贫困户全部走访到户,做到“五知情三到位”,即“知家庭情况、知致贫原因、知脱贫目标、知脱贫措施、知帮扶人员”,“优惠政策帮助落实到位、劳动力培训就业帮助联系到位、家庭具体困难帮助解决到位”。二是积极履责,落实帮扶责任。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及帮扶人员的“精准滴管”作用,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在编制所任职村和所帮扶贫困户脱贫计划书的基础上,明确要求驻村时间和入户次数,镇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督促工作开展。三是督察问责,落实督导责任。建立脱贫攻坚督导制度,镇纪委参与,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及责任人严厉批评,严肃问责,形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的良好态势。

三、精准施策,确保实效

坚持因地因户因情制宜,积极探索拓展多个渠道、多元突破的脱贫路子。一是抓好技能培训,就业扶贫。组织贫困劳动力“三单联动”职业技能培训和推岗就业招聘会,230余人参加培训,当场签订就业意向书20余人。与入驻创业园区的4家企业初步签订意向,拿出110个岗位面向贫困家庭定向招录。二是加大救助,教育扶贫。对今年考上大学的18名贫困家庭学生,除享受政策性支持外,镇自筹教育基金,对每人再给予2000-3000元的帮扶。三是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带动扶贫,300户易地扶贫搬迁房工程年底前主体竣工,还规划了6个扶贫项目,包括土地流转、道路、机井等基础设施建设、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杂粮种植等,依托岐黄颐养小镇项目,从张门、石桥、樊沟三个村实施土地流转6000亩,下步方沟、申门两个村再流转2000余亩,流转后,闲散劳动力转化为农业工人,群众每亩地能再增收600-800元。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入社,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已在张门、方沟、孙家庄、栗树岗等村建立10余家,种植牧草1600亩,苗木花卉林果近3000亩,特种小麦300亩,中草药300亩,谷子1000亩,群众亩均增收均在千元以上。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既非一日之功,更来不得半点水分。苟堂镇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定实措施,压实责任,精耕细作,真正抱着对党负责,对贫困群众负责的态度,一件件事具体落实,一户户群众问题具体解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