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期
二○一六年十月十四日
新密市秋收秋种工作基本结束
截至10月14日,全市秋收秋种工作基本结束。今年,我市秋粮作物总面积为39.06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7.3万亩,已全部收获完毕;冬小麦预计播种面积41.7万亩,已基本结束。由于土壤墒情适宜,目前全市已出苗小麦苗情普遍较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自秋收秋种工作开展以来,农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农民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加快了秋收进度。针对秋种,农委制定了《新密市2016年麦播技术通知》《新密市2016年麦播病虫害防治技术通知》《新密市2016年麦播施肥技术通知》等多项技术措施。二是加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台、农委网站等媒体,把“麦播技术及麦播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制成宣传页,及时发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了解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好评。三是技术指导服务。以网格化管理及“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为契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农民精细整地,深耕深翻、高产小麦品种选择利用,科学拌种或使用包衣种子、因地制宜适期适量播种、播后镇压尽量做到化肥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关键技术服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今年小麦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为小麦安全越冬奠定基础。
(业务科 马爱梅)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让农民懂技术、会经营
近日,新密市50名养殖大户汇聚一堂,参加新密市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学习。为啥培训?为了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我市的养殖大户,他们是新型农业主体的代表和生力军。虽然拥有多年的养殖、经营经验,但在近年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下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一张张渴望学习的面孔,一双双饱含求知和探索的眼睛,都表明了他们对学习培训的渴求和积极态度,从事了15年生猪养殖的学员刘书安的一席话更是道出了所有学员的心声:“这些专家、老师的知识都是经过多年沉淀的,哪怕我只学到很小一部分,将我学到的这很小一部分知识运用到养殖中去,就算降低了一点养殖成本那就是为我带来财富。”
怎样让这些养殖大户发展壮大起来?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主讲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培训中有形势讲解,有内容创新,如何在“三农”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把农民发展主体做大、做强,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实现经济繁荣,特别是如何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突出业绩,培训教师们可谓倾囊而出,在方方面面都作以详细的讲解,大大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积极性。
请进来、走出去,理论联系实际等一系列充实易懂的教学内容,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实物教学和专家结合理论的生动讲解,进一步激发了学员掌握、了解新知识积极性,学员们都表现出对更新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浓厚兴趣。正如学员雷军卫所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班太好了,办到了我们农民的心坎上。”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拉动了新型农业主体产业养殖业的发展,为提高全市生猪饲养大户的养殖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农广校 王云龙)
新密市农委执法大队开展秋季农资市场
专项整治检查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也是农资供需旺季,同时也是假劣农资流入市场的多发时期,为进一步做好国庆期间及秋季农资打假工作,针对当前农资监管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当前形势,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全部取消国庆假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秋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检查。
检查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按照《关于确保安阳市红旗药业有限公司1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产品全部召回的紧急通知》(豫农药检字[2016]25号)要求,执法人员对农药经营门店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检查并没有发现相关农药产品。二是深化农资市场治理,坚决查处假劣农资,重点检查小麦品种标签、小麦拌种剂、复合肥产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标签标注的内容是否规范,共检查小麦品种59个,批重48万公斤;拌种剂品牌6个,190件;复合肥品牌7个,246吨。
此次专项整治,我们共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执法车辆7台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124家,制作执法巡查记录124余份,对轻微违规行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0余份。
(执法大队 王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