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局“三强化三提升”促就业创业
● 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围绕“三加大、三狠抓”构建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
我局“三强化三提升”促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我局“三强化三提升”,认真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截至4月底,我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784人,占目标任务7000人的54.1%,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53人,占目标任务1400人的53.8%;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43人,占目标任务13500人的51.4%;开展就业前专业技能培训4083人,占目标任务8600人的47.5%;开展创业培训3期,培训学员180人,占目标任务1210人的14.9%。
强化宣传,提升思想。突出政策信息引领就业创业,针对用人单位、就业重点群体、服务机构、基层工作人员,分类编制发放就业援助、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创业指导等政策宣传材料,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登记、招聘用人、推荐就业等服务。通过政策宣传日,就业创业政策惠企业现场对接,政策宣传进企业、进乡村、进农户等方式宣传就业创业政策、用工信息、创业资讯,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利用政策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乡村大喇叭等形式宣传创业就业政策和发布劳务用工信息。依托就业服务网站,设立就业创业政策平台,开通在线咨询服务,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政策宣传格局,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强化培训,提升技能。利用精准扶贫和网格化管理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查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动态掌握劳动力资源信息和劳动者技能培训需求意向,根据不同就业人群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通过“技能培训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开展分类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劳动者掌握了一技之长。积极开展“创业+电商”培训,从创业市场评估,创业成本计算,创业市场营销、淘宝运营策划、淘宝店铺装修等多个方面进行培训,引导农村青年通过电子商务途径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全面提升有创业意向劳动者的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激情,促进广大劳动者充分创业。
强化帮扶,提升服务。实施以“你创业,我帮扶”为主题的“创业帮扶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创业者创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就业和创业。设立创客空间、创业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入驻企业和创业实体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助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健全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内容,提供优质服务,形成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服务的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
(信息宣传科 杨红松)
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围绕“三加大、三狠抓”构建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劳动用工情况日益复杂化,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紧紧围绕“三加大、三狠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
一是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领导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专门召开了会议,保证政策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配备更加先进的办案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大人员投入力度。在现有人员配备的基础上,确保每个乡镇、办事处至少配备2名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2名协管员。同时,对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定期考核。
三是加大排查摸底力度。以乡镇为单位,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详细采集劳动用工信息,摸清底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建立档案,对排查的用人单位,做到一企一档,一格一册,建立文字信息和电子信息两套档案,全面准确地掌握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为更好的实施监管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和依据。
四是狠抓学习培训。定期开展自我培训,注重对劳动保障监察系统全体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意识的培养,强化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编印专门教材,通过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讲课等形式,对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管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着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水平。
五是狠抓监管方式创新。坚持监察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对被巡查的用人单位注重引导,强化日常监管意识;对市评定诚信等级评价企业,依据不同级别,实行分类监管;对新开办企业、诚信警示企业和违规企业,明确重点监管;对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内的重大突发事件,按照管辖区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监管。
六是狠抓执法监察效果。构建统一的受理渠道,建立统一的调度和协调机制,简化投诉举报、受理、查处过程,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变静态监察为动态监察,提高工作效率,对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做到发现及时、行动迅速、处理妥善,努力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刘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