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以来,一封服刑人员写给司法部部长的信刷爆了网友的朋友圈。美观的字体,饱含的深情,让信读来令人动容。这封信出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监狱一名春节期间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沈某,在探亲归来后,他难掩心中的激动,奋笔写下感谢信。
在高墙内,包括沈某在内的10名离监探亲服刑人员在监狱报告会上的分享,引发监狱民警和服刑人员的广泛热议和共鸣。
“从事监狱工作8年了,这是我拍的感触最深的一张照片。”桂林监狱狱政管理科副科长黄毅近日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
农历除夕当天下午4时许,黄毅接到监狱领导的电话,一起到离监探亲服刑人员沈某的家里随机抽查,同时送上新春祝福。到访时,沈某正和5年未见的儿子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玩游戏。简单的家常画面,却在黄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随手拿起手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时隔10年,广西重启离监探亲工作,这真是难能可贵。对于服刑人员来说,能在服刑期间与家人团圆过年,意义重大。”黄毅说。
监狱领导将一副民警书写的“福”字送到沈某手中,希望沈某用心改造,早日回归家庭。了解到家庭的重担一直压在沈某的妻子身上,大家又一起开导沈某的妻子,给她做心理疏导。沈某感动不已。返回监狱后,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沈某心情难以平复,在狱中亲笔写下感谢信。
他在信中写道,“与亲人相聚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但我的感触颇多”“那种感觉是我以前未曾体验过的,也是我这一生中最最幸福的时刻,心里是满满的归宿感……”“得到这样一次离监探亲的机会,我倍加珍惜也倍加感激”。
感谢信经媒体发布后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留言:“浪子回头金不换,每一个走入歧途的囚子都渴望得到关爱,而服刑人员给司法部部长写的这封信,如果不是情真意切,不会写的这么走心,希望他们的路以后会越走越宽,回归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和沈某一样,广西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吕某也是此次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之一。返回监狱的次日,他就在分监区的报告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进监9年时间,出去不懂什么是微信、支付宝,不认得回家的路,看到奶奶头发白了、苍老了,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份亲切感。”
吕某描述的家乡变化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在分组讨论中,许多服刑人员都期待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机会。吕某告诉他们,“离监探亲让我提前感受国家政策的巨大优惠,体会城乡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我们要珍惜机会,认罪悔罪,感恩,继续前行”。
吕某的分享引起大家的共鸣。2月22日,报告会开始在广西未成年犯管教所内巡回进行。每天利用一个小时时间,由吕某“现身说法”,鼓励大家共同讨论,说出心中所感所想。
“真是出去一个教育一片。”广西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科副科长王世安说,离监探亲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教育改造手段,给服刑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改造动力,获得了积极和正面的效果。
黎塘监狱举办了“‘感念党恩 助力治本’罪犯离监探亲心得宣讲会”,离监探亲服刑人员陈某在宣讲会上发言。谈及自己91岁的奶奶时,陈某几度哽咽:“小时候与奶奶最为亲近,由于服刑时间过长,奶奶年事渐高,她已经不认识我了。我错过了陪伴亲人的机会……”
听完陈某发自肺腑的讲述,服刑人员无不为之动容,大家相继发言。
余刑两年6个月的服刑人员陆某说,“入狱3年,结发妻子一直等我回家。此刻万分想念家人,多想陪伴在她身旁。”余刑10年6个月的服刑人员廖某说,“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改造的希望。”
“重启离监探亲工作促成了陈某与家人的团圆,促使更多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真正达到了‘出去一个、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同时消除了人们对监狱是冷冰冰场所的误解。”黎塘监狱狱政管理科副科长李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