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农文〔2017〕37号
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关于开展“讲法治 守规矩 保稳定 促和谐—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系列重要论述,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经研究决定在全委开展“讲法治、守规矩、保稳定、促和谐—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
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实效,深入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治信仰,形成学法风尚,促进自觉用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宣传学习内容
(一)宣传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二)宣传学习宪法。坚持持久、深入、有效地在全社会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
(三)宣传学习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四)宣传学习党内法规。宣传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
三、时间安排
活动为期半年,从2017年8月1日—12月31日。
(一)启动阶段(8月份):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进行动员,并将活动方案于8月10日之前以文件形式上报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推进阶段(8-11月):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此项活动开展情况于每月23日前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
(三)总结阶段(12月份):对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总结,于12月20日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结合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考核检查,对主题活动进行全面检查、总结。
四、方式方法
(一)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国家机关实时普法、精准普法。国家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制定本部门普法责任清单,明确普法内容。在执法的过程中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讲清楚,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自觉执行法律裁决,在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精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营造主题活动氛围。要发挥“七五”普法讲师团在主题活动中的作用,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通过举办法治报告会、讲座等形式,扩大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优势,注重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移动通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增强活动的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组织开展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检验学法用法效果。郑州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编印了《2017年度郑州市国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资料》,农委将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以《宪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培育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其依法依纪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对于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推进全面依法治理,建设法治新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法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农委将高度重视,把主题活动作为贯穿全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线,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工负责,既要组织开展日常活动,又要组织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效果好的集中活动,切实增强主题活动实效。
(二)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要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主题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的学法需求。要组织普法工作者和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基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主题氛围。在主题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并及时将主题活动进展情况、做法和经验,报送市依法治市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推进主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