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386/2021-00043
  • 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农业
  • 2021-02-03
  • 2021-02-03
  • 2021-02-03
2021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2021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立春”已过,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我市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和拔节期。该期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和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一生中通过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搭好丰产架子、培育壮秆大穗的重要时期。为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巩固越冬期小麦苗情总体向好的基础,力争今年夏粮再获丰产丰收,我市根据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候特点,研究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一、科学把握小麦生产形势

去年麦播以来,各乡镇、办事处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稳定麦播面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狠抓冬前管理措施落实,加之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全市小麦生产面积稳定、苗情向好。据农情统计,全市麦播面积稳定在39万亩以上,小麦越冬苗情好于常年,略差于上年。一、二类苗占比为93%,比常年增加1.2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尽管我市小麦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据近期土壤墒情监测,目前我市部分丘陵旱薄地麦田土壤墒情不足,特别是表墒较差,旱情开始显现。二是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大,纹枯病、茎基腐、孢囊线虫、麦穗蚜等病虫有加重发生趋势,加之去冬降温早,麦田化学除草面积小,春季防控任务重。三是据气象部门预测,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气象年景总体偏差,今春发生干旱、“倒春寒”的风险增大,尤其是占比6.8%的三类苗,以及越冬期间叶片受冻麦田,遭受冻害的潜在威胁加大。

二、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根据当前我市小麦生产形势和“节前春”农时季节紧张的特点,今年春季麦田管理要以“防旱、防冻、防病虫”为重点,加强动态监测,突出防灾减灾,强化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夯实夏粮丰收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一)因墒补灌

根据早春温度和土壤墒情变化情况,对旱象已经显现且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麦田,要在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小水浇灌,以改善土壤墒情,保苗稳健生长,并注意浇后及时破除板结,提温保墒,促苗稳健生长。对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提墒保墒、抗旱防冻,同时可趁雨(雪)墒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保冬前分蘖成穗,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争取穗数保产量。

(二)促弱转壮

对晚播弱苗麦田,春季管理要以促为主,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时开始结合浇水亩追施8-10公斤尿素和适量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第二次结合浇拔节水亩追施尿素5-8公斤,以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对叶色正常、墒情适宜的麦田,要适当延迟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对部分越冬期叶片受冻较重麦田,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促其加快恢复生长。

(三)稳壮控旺

对一、二类壮苗麦田,春季管理要促控结合。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可在起身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和种植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的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穗大粒多、提质增效。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春季管理要以控为主。返青起身期采取镇压或深锄断根,抑制春季过多分蘖和麦苗继续旺长;也可在起身初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行化控,预防后期倒伏;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症状的麦田,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四)化学除草

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及早进行化学除草。由于早春气温波动大,实施麦田化学除草前应关注天气预报,若喷药前后3天有强降温天气不宜施药,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五)防治病虫

今年春季病虫害应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孢囊线虫、麦蜘蛛、麦穗蚜等为重点,加强监测预报,实行精准防控。一是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二是返青拔节期实施病虫早控。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孢囊线虫等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防治麦蚜、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三是抽穗扬花期全面预防赤霉病。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抽穗扬花期如有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四是灌浆期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等多种病虫危害,达到一喷多效。

(六)防御冻害

我市春季气温回升快、起伏大,加上小麦生长加快、抗寒性下降,极易发生“倒春寒”。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及时进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三、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稳定粮食生产,夺取粮食丰收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春季麦田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早部署、早安排、早动员、早行动,全力以赴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坚决打赢夏粮丰收第一仗。

农技人员要跟踪开展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草情调查,搞好苗情分类,科学制定本辖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要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指导农民开展春季管理,切实帮助农民解决麦田春管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强宣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专家讲座、12316专家咨询热线、发放技术资料、通过微信群、视频直播、电话等方式,开展线上指导和宣传培训,提高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知晓率,指导群众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2021年2月3日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