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1个县级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宣传农业技术知识,发布农业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信息,农技指导员和农民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了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布农业生产信息。
二、每年聘请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专家4名,作为全市的农业技术首席专家,另外,又选聘72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分包304个行政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和服务,每个行政村选聘1名村级农民技术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了包村联户服务网络,全程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打通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三、全市遴选60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通过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辐射带动农户应用农业新技术,使用农业新机械,种植农业新品种。
四、每名技术指导员和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都下载安装农技推广手机APP,通过APP,随时了解农业新政策、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及时了解农业生产信息。
五、全市建立了6个区域中心站,每个区域中心站服务3个乡镇、办事处。每个区域站每年都订阅“农业.农村.农民”、中国农技推广等杂志书籍,不但让农技指导员及时了解农业新政策、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其为民服务本领,而且还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免费学习农业技术场所。
五、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结合农时,每年及时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印发技术宣传资料,指导农民做好小麦、玉米等各个关键环节田间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完善了农业信息体系,提升了农业服务水平,为我市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