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品位,打造新密文化新地标,满足市民群众阅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按照《202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新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郑州市关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新密,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工作目标
依托我市图书馆建立城市书房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市一张网、服务全覆盖”,功能齐全、便民利民,温馨舒适的智能化惠民便民阅读空间。计划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座城市书房,12月底前实现试运行。
三、建设要求
(一)布局选址:城市书房选址遵循普惠均等原则,按服务半径或服务人口数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书房选址与现有公共图书馆、民营书店资源形成错位布局,重点区域要重点设置。2020年3个书房分别位于文化街原房管中心办公用房、行政服务中心新建办公用房、大鸿城小区。
(二)建设规模:根据郑政文〔2019〕92号文件要求,城市书房单体建筑面积不少于80m2,阅览座席不少于15个;外观和室内设计应结合我市人文精神与生活风格,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特点,内部功能区域布局明确,配置安全监控系统和防盗门禁,并与公共安防系统联网;图书不少于3000册;配置自助图书借阅机、自助办证机及电子书阅读机等图书借阅相关设备;具备通水、通电、通网条件。
文化街原房管中心书房面积200多平方、行政服务中心书房面积100多平方、大鸿城小区书房面积100多平方。
(三)管理服务:综合配备图书馆专业技能人员,鼓励实行智慧管理、社会化服务,积极支持文化志愿者参与城市书房服务。城市书房建立公众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设立读者意见箱和服务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设标准:城市书房建设实行“五统一”即审核统一,由市领导小组对书房选址、配备图书目录统一审核;名称标识统一,设计全市统一的形象标志LOGO;时间统一,书房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10小时(9:00—18:00);图书加工标准统一,定期流转,每年更新不少于10%;配置统一,统一配备自助借还书机等信息化设备。
四、任务分工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共建共享”原则,市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城市书房项目总体谋划、标准制定及考核督导。
我市承担3个城市书房的建设任务,具体负责城市书房的选址设计、建设装修以及各类服务设施,并负责城市书房后期运行、管理和维护等,要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长效服务模式。
五、时间节点
(一)7月底前,启动基础设施建设;
(二)10月底前,完成图书加工和房屋建设、装修,实现通水、通电、通网;
(三)11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图书上架,开始试运行。
六、相关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2020年城市书房建设是我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各相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城市书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展,协调统筹有关问题,确保项目按期顺利推进。
(二)凝心聚力,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书屋项目的建设。按照要求,细化任务分工,及时研究解决城市书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三)营造氛围,做好宣传。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大力宣传城市书房建设对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新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