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着力求突破,重点工作再创佳绩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跨进全国百强,喜获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先进单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奖。全年累计完成交易429项、成交额105亿元;争取清洁能源和采煤沉陷区等专项资金2.9亿元,比去年增长1.7倍;市产业集聚区获评“郑州市‘两强’产业集聚区”,耐火材料产业园区获评“郑州市‘五强’专业园区”,特色商业区获评“河南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发改委先后获得“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郑州市生态建设先进单位”,并连续四年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二、着力提质量,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牵头拟定“1+12”产业转型攻坚、“1+9”生态建设和企事业车改等工作方案,认真做好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及生态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定期撰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形成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价格收费等方面调研报告10余篇,“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顺利完成。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96亿元,增长7.9%,在郑州五县(市)中总量第一、增速第二,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
三、着力强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先后召开项目推进会17次,协调解决135个难题,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4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项目郑州市级观摩2次,生态项目季度观摩2次、专项督查4次。全市300个重点项目454亿元,占年计划103%,开工285个,开工率95%;152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78亿元,占年计划104%;41个重大生态项目完成投资44.2亿元,占年计划95.3%。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实行投资项目“网上登记备案”,累计办理项目立项606件、总投资1959亿元,承诺时限内按时办结率100%。发展改革委获评行风评议行政管理类第2名,行政审批办获评服务类重点科室前十名。
四、着力谋长远,规划编制有序进行
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全市生态建设规划、新密通用机场预可研报告、“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充电桩建设规划启动编制。
五、着力解难题,各项实事扎实推进
牵头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于6月29日开工;制定燃煤削减、清洁取暖工作方案,牵头实施“双替代”改造5.56万户;严格审批各行业收费标准,开展价费专项检查近百次。企事业单位车改快速推进,涉改518家事业单位、19家国有企业车改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双公示”,青屏办事处获批郑州市级信用体系建设示范街道。
六、着力强基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规范机关党组织设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抓好巡察整改落实,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单位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切实做好扶贫帮扶,协调争取各类资金827万元改善范堂沟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吃水难问题。
2019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充电桩建设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筹备“十四五”规划编制;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科学编制2019年计划草案;三是积极谋划上报2019年省、郑州市重点项目,确保列入省、市重点项目70个以上;四是加强对上对接,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五是筹建全市统一规范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六是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升级改造;七是继续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八是常抓党建不放松,助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