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辖区各单位:
现将《西大街办事处2015年秋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8月25日
西大街办事处2015年秋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优质服务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确保完成我办事处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办事处目前工作实际,决定从2015年8月25日—10月15日,在全区开展秋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二)进一步澄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
(三)全面做好9月份健康检查工作;
(四)规范开展避孕节育全程优质服务;
(五)开展规范的常见妇女病普查、普治服务和免费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服务。
二、推进措施
(一)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各村、社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悬挂计划生育宣传横幅、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品、设立咨询台,组织文艺汇演等形式,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服务活动。利用9月份群众康检的时机,组织群众需求问卷调查,开展国策宣传、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宣传、信息咨询、各种证件办理等为一体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二)认真组织清理清查,进一步澄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
1.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依托村组计划生育信息采集网络和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健康访视和康检时机,组织实施群众需求调查,及时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需求,认真排查育龄人群数量,澄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
2.加强重点人群管理与服务,把2014年以来生育对象、今年春季活动以来未参加康检对象。近期流出未办证和未按时寄回康检证明的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人群逐一排查,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三)认真组织9月健康检查,进一步强化孕前型服务管理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康检工作制度。坚持“两对照”“三签字”。康检对象须持身份证和服务手册接受康检。康检时要有专人进行身份确认。检查结果由办事处包村、B超医生、村专干共同签字确认。对未参检对象,要及时做好补检。
2.进一步完善康检工作档案。康检工作开始前,由办事处计生办统一打印各村、社区康检对象名单,各康检小组据此名单进行康检,并填写康检结果,由办事处计生办统一保存1年以上;当日康检结束后,分村填写“行政村康检服务情况统计表”,由包村干部和B超医生共同签字,一式2份,分别由办事处计生办、村保存1年以上;当月康检工作结束后汇总“当月康检服务情况汇总表”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营造良好的康检服务氛围。康检服务要到村,特殊对象服务要到户、到人。康检室环境温馨、卫生,设立咨询、便民服务台、茶水供应站等服务设施,为育龄群众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
4.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涵。在规范开展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的同时,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妇女病普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便民维权等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开展避孕节育全程优质服务,提高避孕措施落实率
注重“知情选择”。开展以“知情选择”为重点的避孕节育全程优质服务,加强对长效避孕措施优越性的宣传倡导,引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切实维护育龄夫妇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权,对生育二孩以上不适合采取绝育措施的育龄夫妇,应允许选择其它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技术服务所应向服务对象首选推荐国家采购目录内的免费避孕药具品种,注重术后随访服务,严禁大月份引产。
(五)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
1.对于郑州市的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做好一次康检,掌握其生育、节育情况,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办理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留下一个联系电话,督促其按时寄回康检情况。对近期流出未办证的,要逐一排查,督促其及时办理相关证明。
2.对于外地流入郑州的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要加强排查,及时纳入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掌握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情、环境动态,切实做好流动已婚育龄人员的生殖健康服务,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做到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秋季服务活动作为近期的中心工作,周觅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和宣传活动,迅速掀起活动高潮。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宣传动员、澄清底数、9月康检、四术落实等关键环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强化奖惩兑现和责任追究,并将秋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情况计入年终对各村、社区的考核结果。办事处将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三)保障安全稳定。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群众工作纪律,开展优化服务,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