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我镇的扶贫对象到2017年基本实现脱贫,根据《新密市扶贫开发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5-2017年)(新密发[2015]3号)》和《新密市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新密扶贫[2015]1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将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实行精准扶贫。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合力推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突出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巩固搬迁成果、加快搬迁步伐。
二、规划设计
(一)搬迁安置方式
岳村镇2015年贫困户搬迁安置工作与我镇的中心社区建设规划相结合,集中安置,逐步推进。
(二)搬迁户基本情况
1、岳村镇基本情况
岳村镇距新密市区15公里,距省会郑州17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20公里。属半丘陵地区,总面积66平方公里。全镇辖22个行政村,210个村民组,约4.2万人。
2、2015年搬迁户基本情况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岳村镇党委政府2015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计划搬迁安置贫困户55户,涉及7个行政村。分别为:苇园村5户15人,马沟村9户28人,桥沟村4户14人,中王庙村7户27人,岗坡村6户19人,园林村12户41人,火石岗村12户49人。
3、搬迁村群众搬迁意愿
搬迁式扶贫的意义不仅仅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稳定解决脱贫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扶贫方式还打破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望天收”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他们“无所思,无所求”、“坐山观天,脱贫无望”的传统观念,使他们的生存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三)搬迁社区基本情况
1、安置方式
岳村镇2015年贫困户搬迁安置工作与我镇的中心社区建设规划相结合,集中安置,逐步推进。
2、搬迁户入住社区基本情况
镇中心社区基本情况:镇中心社区位于岳村镇中部,是我镇“一区四中心”规划布局中的镇区四大功能区之一,主要由园林、马沟、王家沟、芦沟、岳村、火石岗、中王庙7个村合并而成,总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规划容纳人口50000人。目前,园林村、火石岗村新型社区基本建设完毕,马沟社区正在紧张施工中。
3、选择安置点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我镇距新密市区15公里,距省会郑州17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20公里,区内有郑少高速公路、郑登快速路、郑密公路和密杞公路穿越东西,横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就业充分。岳村镇中心社区建在镇中心大道旁,东临卢沟煤矿,与镇工业园区毗邻,区内拥有的7家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3500多个,将为稳定解决这些搬迁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搬迁户能够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人居环境较好。镇区内拥有3公里商业街,2所标准化初中,2所花园式小学,3所幼儿园,卫生院、集贸市场、金融网点、水、电、路、通讯一应俱全。所有这些将为搬迁入住下来的贫困人口提供良好人居环境。
(四)工程建设周期
工程建设周期为一年。
(五)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大力推进贫困人口本地就业。易地搬迁居住区邻近镇工业园区,园区内有7家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提供3500多个就业岗位。我镇现有14家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可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市、镇、村将积极鼓励引导搬迁户剩余劳动力参加市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使他们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除在附近企业就业外,还可到沿海城市发达地区就业,做到户均一个劳动力从事劳务输出。
(六)创新社会管理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能够安心住下来,镇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就业门路,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和高效农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利用紧邻郑州市区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切实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加大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门路。组织社区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培训,除就近安排进厂入企工作外,组织社区居民向郑州市区和镇区的三产服务业转移。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针对社区移民,镇政府出台工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有经济头脑、思想开放的社区居民在镇区和市区经商创业。积极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社区设施,解决社区居民户籍、医疗、卫生、就学、社保等问题,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改变移民的生活方式,从而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资金筹措与使用
(一)资金来源
1、郑州市财政扶贫资金165万元;
2、新密市财政扶贫资金82.5万元;
3、群众自筹资金:778.5万元。
以上合计资金1026万元。
(二)群众自筹资金的来源
搬迁户的自筹资金可分两类,一是家庭存款,二是通过亲朋好友进行借贷,搬迁群众全部存在借贷购房款的现象,还款期限一般是群众自己协商,还款期限约三年。
四、建设内容与投资概算
1、住宅楼房主体:建设移民楼55套,每套约1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50平方米,每平方米成本价1200元,共计726万元,其中:郑州市财政扶贫资金165万元,新密市配套资金82.5万元,群众自筹478.5万元。
2、基础设施:总投资300万元,全部群众自筹。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以镇长杨志强为组长,副书记樊建平、正科级领导干部杨群保为副组长,镇有关单位正职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领导,协调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工作。二是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列入镇2015年重点工作,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如期完成。
2、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筹措资金,按工程预算足额筹措群众自筹资金,并设立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账户,确保自筹资金全额用于搬迁工程建设,做到专款专用。
3、规范管理,科学实施
易地扶贫搬迁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按有关要求给予照顾,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搬迁。对搬迁的贫困户,在原籍的土地承包权、国家退耕还林、林业工程项目的有关补助仍归自己所有的基础上,鼓励其依法自愿流转。
4、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加强工程监理
一是依法进行工程招投标,确立有高素质的施工单位,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二是请有较高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三是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公司负责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全面按设计要求施工。
5、解决好就业、就医、学生就学,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生活安定
制定和完善岳村镇易地扶贫搬迁优惠政策,为搬迁户提供就业方便;积极协调市教体局安置搬迁户的小学生、中学生实行就近入学;积极协调卫生局落实搬迁户享受国家制定的合作医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