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749/2016-00024
  • 新密市白寨镇人民政府
  • 通知,地质灾害
  • 2016-08-15
  • 2016-08-15
白寨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村,机关各部门,驻白寨各单位:

       现将《白寨镇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2016年6月30日

 

 

 

白寨镇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白寨镇境内矿山开采活动较多,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塌陷、崩裂、地裂缝、地面沉降、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剥蚀残丘区(崩塌)、工程填方或其它土壤疏松区(崩塌、泥石流),直接威胁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和主要区域

      根据近几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6-9月份。由于极端天气增多,而扩展到全年各个时期。结合《新密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平时掌握的情况,今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为:

   (一)油坊庄村、杨树岗、良水寨、牌坊沟、高庙等有高崖头的村为滑坡、崩塌高易发区。该地段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但沟壑纵横,暴雨季节常有崩塌、滑坡发生,现有不稳定崩塌、滑坡多处,致灾作用强烈,威胁群众人身安全。

   (二)白寨村南部、韦沟、油坊庄、良水寨、王寨河、牌坊沟、张楼沟、刘堂、柳沟村部分地段属于地面塌陷、地裂缝高易发区。该地段由于煤层分布广,埋藏较浅,采矿活动造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形成了大面积的地面塌陷,伴生了许多的裂缝,目前调查区内地面塌陷点、地裂缝灾害点、滑坡点等,致灾隐患严重。

   (三)三岔口、西腰、寨沟、张楼沟、良水寨、皇帝岭、王寨河等村工程填方堆土区为泥石流高易发区。该地段由于土壤疏松,遇大雨极易发生泥石流,造成农田破坏或建筑物损坏等,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白寨的重要内容。根据人事调整情况,镇政府决定对白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具体负责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村、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做好监测防治,。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统一实行属地管理,对有可能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山体、矿场、坑塘、水库、公路、景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主管部门负责汛期前调查,汛期监测,巡查、预报;对于威胁居民区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各村负责汛前调查治理,及汛期监测、巡查、预报。汛期前要将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勘查,划定危险区,设立警告牌,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编制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村和有关部门要在汛期前对辖区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方案确定的监测点要重点进行检查,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监测点的领导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实行动态监测,建立“防灾避险明白卡”等监测档案,并及时发放到受威胁的单位和群众手中。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巡查、预报、速报等四项制度,对地质灾害危险区,要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的巡视,对值班巡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为防灾、避灾、救灾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各村和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重点的法规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落实灾后应急措施。各村和各部门监测发现有地质灾害发生前兆和灾后发生时,要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果断进行处理 ,同时要进一步进行现场调查,了解灾害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防止灾情扩大。要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秩序。

    (六)加大执法监察管理力度。要严格依法管理,对各类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执法监管力度,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勘查、设计、施工、杜绝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拟建的新项目,要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把地质灾害防御第一关。

   (七)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掌握水情、雨情、灾情,为制定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和抢险救灾提供保证。

 

附件:1.白寨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

 

 

     

附件1

白寨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

    组    长(指挥长):   王红波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副指挥长):马宏伟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赵  亮     副镇长

                            李瑞彬    党委委员  副镇长

                            王  波      副镇长

                            李建设    党委委员

                            裴万欣    副镇长

                            郭钦潮   公安白寨派出所所长

     成           员:    郑大伟    镇党政办主任

                           张松涛    经发办主任

                           杨建武    白寨国土资源所所长

                           楚二臣   安全办主任

                           陈亚丽   民政所所长

                           李根永   村镇办主任

                           李留军   农业中心主任

                           候建敏   白寨供电所所长

                           陈少辉   卫生院院长

                           王国友   中心学校校长

                               各村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白寨国土资源所,杨建武兼任办公室主任。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