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加之春节效应影响,商品丰富多彩、促销形式多样,不但增添了我市浓郁的节庆氛围,也进一步拉动了我市节日消费。据2017年1月份监测企业数据显示,我市消费品市场整体受季节因素及春节节日效应影响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但受国内大环境不振影响,我市市场需求回升乏力,1月份重点流通企业市场销售额总体小幅下跌,即使是“逢节必涨”的吃类、穿类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也纷纷有所降低。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的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主要涉及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等。包括百货大楼、五金公司、屏峰商场、万宝园百货、金丰园、方大家用电器、金博大、鲁班喜悦酒店等全市9家典型重点流通监测企业。
二、运行现状
1月份全市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为了应对节前突击消费,抢占节前消费市场,今年准备工作启动早、储备足,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应。据监测数据显示:我市重点流通企业市场销售总额达1378.2万元,同比下降12.26%。
(一)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小幅下滑
粮油、食品类销售额14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8%,其中粮、油、肉类跌幅均超过10%,烟酒饮料类跌幅近20%,蔬菜、水果类销售额保持稳定,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服装、鞋帽、金银饰品类销售额保持平稳运行
服装类销售额53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1%;鞋帽类销售额159.9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2%,金银珠宝类销售额129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57%。
(三)化妆品类销售额小幅下降
化妆品类销售额40.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7%。
(四)日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大幅下降
日用品类销售额50.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3%;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34.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6.72%。
(五)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销售额大幅回升
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销售额173.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30.13%。其中:洗衣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下降,电视机、空调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49.32%、53.08%。
(六)餐饮类销售额上涨明显
餐饮类销售额187万元,比去年同期上涨高达159.72%
三、运行分析
一是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肉、禽类的销售疲软,鲜菜、鲜果类更受消费者青睐,销售额保持稳定。烟酒类产品销售总额依旧保持低位运行的态势,现在提倡节俭风,公民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大范围提升,预计后期人们对烟酒类的消费会更加理性,烟酒类产品的消费会持续下降态势。
二是在经历“双十一”“双十二”疯狂网购后,市民在本月消费疲软,服装类受电商市场的冲击,加之各商家对于冬款打折促销,销售情况良好,但销售额同比小幅下降。而鞋帽类商品,在人们试穿后才行购买的习惯下,本月销售额有所上涨。春节期间黄金饰品刚性需求增加,另外,国际金价持续下跌,刺激人们消费欲望,销售量上涨。
三是如今,都市人因长期在办公室工作,严重缺乏运动。随着身体不断发出亚健康的信号,体育、娱乐类商品成为近年销售热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此影响以上几类商品的销量小幅上涨。文化办公用品属于易耗品类,消费者通常在年初、年中或春秋开学之际集中大量采购、更新换代,现为年底,各企业、单位、学校面临春节假期,无消费计划,销量呈现规律性下滑。
四是家电类商家抓住年末的时机,打折加送礼品等实惠的促销活动,成功俘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去旧迎新,婚姻嫁娶新房布置,将本月家电类推向销售旺季。且受空气质量及饮用水等问题影响,春节期间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健康类电器产品销量也有大幅提升,在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大浪潮的推动下,家电产业将会进一步增值
五是大众餐饮迸发活力,绿色消费成时尚。传统的团圆宴、年夜饭、婚宴在今年春节期间继续走俏,自助餐、西餐等新的年夜饭形式特别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随着商务接待类餐饮锐减,不少高档餐饮店“放下身段”,转变营销方式,拓展新渠道,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层面的经济实惠的家宴和新菜品,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年夜饭最走俏的是千元左右的套餐,亲朋聚会和家庭消费成为餐饮消费热点。
四、市场预测
预计后期,因春节前居民集中购买各类物品,消费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释放,家中各类商品备货较多,消费者购物热情明显下降,节后需求急剧下滑,粮油、食品、日用品消费市场交易或将趋于平淡。但随着天气转暖,换季服装上市,服装消费会有小幅上涨态势。加之元宵节、情人节影响,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业仍将保持火爆态势,交易前景可观。
五、政策建议
我市消费品市场应着力于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使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1、扩大内需。积极落实国家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稳步提高消费水平。创新消费方式。积极推广旅游产品,形成假日经济,使其同时带动市内消费品市场繁荣。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
2、培育消费热点。合理引导珠宝、汽车等产品的消费,逐步提高我市消费档次,引进中高档品牌,引进中高档休闲娱乐、美容美发等服务业进入市场,满足居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3、做好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利用商务预报网站及时发布市场监测和大型流通企业促销活动信息,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