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781/2017-00031
  • 新密市袁庄乡人民政府
  • 政务
  • 2017-05-05
  • 2017-05-07
袁庄乡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袁庄乡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是我乡扶贫工作的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和会议精神,以专项扶贫为抓手,以行业扶贫为依托,以社会扶贫为助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扫尾和脱贫成效巩固,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乡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一、指导思想

2017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中央、省、郑州市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努力使全乡形成上下联动、社会参与、重点突出、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全乡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村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各项扶贫工作措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坚持扶贫项目督导检查。强化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监测,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通过专项督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集中检查等方式,实施常态化督查,形成监督检查定期报告制度。

  ——坚持政策落实到村到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政策落实要到村到户,各项扶贫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就业、健康、教育、救助等各项行业部门出台的政策要对贫困户全覆盖。

  ——坚持凝聚攻坚强大合力。要广泛调动我乡各界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三、目标任务

以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5个贫困村为重点,按照“两年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的总要求,加大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2017年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现有5个贫困村摘帽,24户85人脱贫,巩固提升10个退出村和2015年、2016年脱贫户1097户4061人的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退出标准,贫困村达到“1+7”退出标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已脱贫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增长,和全乡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四、工作措施

(一)专项扶贫

1.稳妥实施易地搬迁脱贫。一是加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完善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周边配套产业园区建设,方便搬迁群众生产和生活;二是加快搬迁安置进度。乡扶贫办、各村要严格按照《新密市易地扶贫搬迁手续办理程序》的要求,加快购房审核进度,及时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补助,确保贫困户早日入住。三是加大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建设力度。

2.大力发展产业脱贫。大力扶持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积极培育一批产业致富、创业致富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和示范村,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可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贫困户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合作带动扶贫。

3.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加大“雨露计划”政策宣传,确保所有贫困户应享尽享,全面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劳动技能,增强就业门路,实现稳定脱贫,并按规定及时落实短期技能培训一次性补助。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学费(民办学校参考公办学校同类专业收费标准免除),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高职教育阶段在校生再享受“雨露计划”每生每年2000元的补助政策。

4.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和整村推进项目。一是要严格按照市里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的项目,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二是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与验收报账。

(二)行业扶贫

1.大力实施就业脱贫。实施“三单联动”培训,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每年参加一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按照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集中培训生活费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帮扶补贴、创业奖励、创业资助等政策。

2.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实施金融扶贫,为贫困户提供扶贫贷款贴息服务,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一是积极落实“金种子”互助资金相关政策。二是积极落实保险扶贫相关政策。为贫困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惠高效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平台和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建设。

3.大力实施健康脱贫。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多渠道整合资源,降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医疗支出负担。一是积极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多重保障机制。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落实《贫困人口健康保障证》制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政府统一认定并发放《贫困人口健康保障证》,对持有此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负担。

4.大力实施教育脱贫。落实教育扶贫特惠政策措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5.大力实施保障脱贫。织密贫困人口政策保障网并保持连续性,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孤儿和残疾人救助、住房救助工作力度,帮助因病、因灾、因残等致贫的贫困户渡过难关。严格落实低保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对象,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或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范围。此外,要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五、组织保障

(一)落实脱贫攻坚责任。

成立我乡脱贫攻坚责任小组,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各村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三年我乡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

(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要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中的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要发挥财政政策统筹、资金聚合作用,整合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各类涉农资金用于扶贫开发,聚焦巩固提升。要全面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开发队伍和机构建设,完善扶贫开发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充实配强扶贫开发工作力量。着眼能力建设,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分层面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扶贫系统精神文明建设,锤炼扶贫系统干部工作作风,防止形式主义,提高工作效能。抓好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强基层工作平台,提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四)深化扶贫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类宣传平台,多角度、多方位宣传解读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让基层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深入了解扶贫政策措施,解决棚架问题。认真总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建档立卡、驻村帮扶、扶贫改革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出一批脱贫先进典型、一批帮扶先进典型、一批扶贫系统先进典型和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营造脱贫攻坚良好氛围。

(五)形成攻坚合力

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乡各职能部门、各村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制定完善扶贫配套措施,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