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属各科、室(处、中心),各司法所:
现将《2017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4月5日
2017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
推进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暨法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紧紧围绕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以服务型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为抓手,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推进司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
1、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认真贯彻省、市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强化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和公开发布程序的刚性约束;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作为2017年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重点,通过不定期调阅、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切实做到及时率、报备率、规范率百分之百。
2、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修订或废止滞后、失当、不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的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之间协调一致,规范性文件之间和谐统一,并确定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3、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健全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局长办公会议讨论。
4、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超越法定权限决策、违反程序决策、决策严重失误或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追究主要领导、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三、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
5、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将2017年确定为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服务指导年”,严格落实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服务指导、情况交流、督促检查、分析评价四项工作制度,完善行政指导、行政调查工作机制。今年,将新密市法律援助中心作为市级依法行政示范点培育单位,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水平,实现均衡发展。
6、继续抓好行政指导。认真贯彻省市行政指导工作规范和指导文书示范文本,不断探索和创新柔性行政执法方式,在行政执法中全面推行提示、示范、辅导、引导、规劝、约谈、建议、回访等行政指导方式,以基层为重点,通过评查行政指导案卷、评选行政指导案例等方式,提升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指导水平。
7、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积极参加市法制办、郑州市司法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认真贯彻实施《河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凡从事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和法律援助的正式在编管理人员要全部办理行政执法证,未取得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8、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深化“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绩效考评制度,深化政务服务网建设与运用。
9、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认真落实市局制定的实施行政执法岗责体系、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和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规范使用河南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强制文书格式示范文本,经常性开展对局系统行政执法部门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行为。
10、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实现行政执法规范化、精细化;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对各行政执法部门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主动监督和受理投诉举报、事前事中规范与事后监督追责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实现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时、动态监管。
11、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河南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责任。
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12、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建立健全考核工作制度,建立效果评价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13、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加强本单位门户网站管理,加快网站集约化、标准化建设;规范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式,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4、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认真执行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履行行政复议工作法定职责;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履行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健全案件审理机制,注重依法运用调解、和解手段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提升行政复议效果。
15、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认真履行行政应诉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重大行政应诉案件,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尊重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建议。
16、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认真贯彻人民调解法,坚持依法、规范、高效调解矛盾纠纷,确保调解达成的协议合理合法有效;探索建立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加强民间纠纷信息统计和分析研判。积极引导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信访案件,切实发挥公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监督意见采信率。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深化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做好法律援助核心业务,协同公检法做好刑事案件认罪从宽制度试点工作,推动审判阶段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
七、认真做好建议提案答复工作
17、切实做好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认真落实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对涉及司法行政工作的建议提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集中交办,专人负责,主动对结,认真办理,实现代表、委员“四满意”,即办理态度满意,办理过程满意,答复意见满意,办理效果满意。通过建议、提案办理,进一步促进司法行政业务健康发展。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8、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依法行政示范点单位创建活动和全市组织的依法行政争先创优活动,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法制机构和业务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司法行政法治建设。
19、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继续完善和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领导干部自学法律等制度,全面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