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司法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现将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新提升
(一)积极发挥全面依法治市统筹职能。印发《中共新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转发<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的约束机制;印发《关于加强我市法治信息报送的通知》,收集整理各单位法治信息;调研我市法治建设工作,针对取得的主要成效、典型经验、工作措施、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落实依法治市专项2021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工作。
(二)持续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印发《2021年新密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关于在全市开展“2021年普法讲师团”普法宣讲活动的通知》,组建“普法讲师团”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将全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和法治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万家等具体任务明确到位,增强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印发《新密市关于做好2021年“春节”“两会”期间在全市开展宪法、民法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的通知》,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6场。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普法宣传活动。
(三)主动深化法治示范建设工作。苟堂镇小刘寨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等7个乡镇(办事处)被评为市级“法治示范乡镇(办事处)”,苟堂镇关口村等58个村(社区)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四)扎实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印发《新密市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培训工作的通知》,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32场。同时,结合我局职能,开展涉企司法鉴定专项清查、法治宣传、矛盾化解、落实“五个一”、推行“告知承诺制”、坚持“最多跑一次”等方面,持续优化服务方式,扎实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二、聚焦法治创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新提升
(一)加强依法行政指导。印发《新密市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年度重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有关要求,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印发《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密市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向郑州市政府报告。根据《郑州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度省依法行政考核存在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展开全面自查,形成整改报告。制定《新密市人民政府2021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市政府常务会学习15场次。印发《新密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全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的通知》,推荐市场监管局作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进行培育,要求各行政执法部门创新执法方式,积极推行行政调解,持续提升执法水平。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备案审查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审查市政府各部门向市政府备案的文件18件,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16件;组织开展涉及行政处罚、优化营商环境、计划生育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集中审查,按法定程序形成最终清理结果。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季度备案、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检查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情况等方式,开展前三季度行政执法检查并印发通报。二是依托法制教育网,组织全市1496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组织参加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知识竞赛,我市执法人员参与率达到98.7%,平均成绩83.84,整体成绩排在郑州市前列。
(四)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前三季度,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6件,受理55件,不予受理11件,审结49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9件,均已完成应诉工作,法院已审结18件,市政府无败诉案件。办理市政府作为被申请人复议案件2件,其中郑州市复议中心承办的案件已审结,维持新密市政府决定;河南省复议中心承办的案件尚未审结。
三、坚守安全底线,实现服务社会治理新提升
(一)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是印发《新密市乡镇(街道)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换届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开展专职人民调解员换届,每个村(居)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全市共选聘专职调解员700人,兼职调解员442人。二是组织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稳定 迎建党百年”和“民转刑”命案防范工作专项行动。突出预警预判,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采取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常态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在全面排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房屋宅基地等常见、多发矛盾纠纷的基础上,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物业管理、劳动争议、医疗卫生、房屋拆迁、农民工权益保障等矛盾纠纷进行重点排查,切实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上半年,全市共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62件,调解成功3653件。
(二)做好安保维稳工作。制定《新密市司法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方案》《新密市司法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保维稳应急处置预案》,扎实做好源头预防、专项治理、稳控化解、应急处置等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司法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作用,为省、郑州市、新密市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做好维稳保障。
四、优化法治供给,实现保障改善民生新提升
(一)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新密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便民措施,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开通“直通车”,架起“连心桥”,让法律援助变“坐等群众来访”为主动上门服务,2021年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审批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44件,其中民事案件58件、刑事案件205件,认罪认罚案件681件,归档991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397.11万余元,开展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活动12场次,主动上门提供法律援助7次,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全年案件回访9次,旁听法庭4人次,受援对象满意度90%以上。
(二)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用。利用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公证等法律服务。上半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1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35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749件,办理人民调解案件212件。
(三)深化公证、司法鉴定服务。郑州天平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坚持文明接待,贴心服务,上半年共接受群众咨询132人次,办理司法鉴定案件94件,为群众减免鉴定费用共6件,减免鉴定费用1800元。公证处提供延时服务,方便群众办理公证业务。上半年办理公证案件310件,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15次,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办理公益公证案件5件,共减免费用6000余元。
五、坚持科学谋划,实现明确部署任务新提升
(一)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职责;调动各协调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性,推动形成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召开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会议,印发《中共新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向纵深开展。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依据“八五”普法规划,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做好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开展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将普法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寻找普法的契机,以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三)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工作,制定学法计划,准备学法资料,完成常务会议学法工作。加大服务型行政执法学习力度,争取创建上一个服务性行政执法示范点。做好以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及时审查各相关单位向市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做好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审定、证件申领与管理及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考试工作。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着力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梳理全市执法单位权责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协调。
(四)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健全调解工作网络。指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坚持每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国庆等重大节庆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大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排查调处力度。各司法所组织以会代训、以案析法、现场观摩等方式抓好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学习、例会、登记、考评、统计、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奖励机制,对人民调解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
(五)法律服务工作:强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做好律师党建工作,切实发挥支部作用,确保律师队伍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依法诚信规范执业。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做好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确保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确有实效,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工作,做好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优化公证服务,推动信息互联互享,推进公证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