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307554/2023-00018
  • 新密市司法局
  • 法治政府建设
  • 2023-02-14
  • 2023-02-14
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密市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2022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密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国家、省和郑州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1.结合新密实际,安排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依托郑州市综合考评工作信息平台,强化对年度重点任务的科学细化和日常督导。

2.制定《中共新密市委 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新密发〔202212号),对十四五时期新密市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进行阶段性部署。

3.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解决关于法治宣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访专项治理、行政应诉案件等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梳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2095项,其中即办件”1543项,占比73.65%全程网办事项2065项,占比98.56%。推广免证办服务,实现100项事项免证办500项事项三个工作日内办结。公布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事项清单20项、工程建设告知承诺事项清单12项,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2.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市场主体开办高效审批新模式,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3624户,达到110929户。

3.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通过协同监管平台录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534项,执法人员信息1424条,建立执法人员库930个,建立各类检查对象库647个。

4.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梳理新密市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24项。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合法性审核并备案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16件,审查各乡镇、街道及市政府各部门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

2.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涉及网约车驾驶员户籍限制、计划生育等2次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

(四)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1.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将《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纳入领导干部学法计划,作出重大行政决策严格遵守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

2.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市政府法律顾问出具律师建议书110余份,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

1.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梳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建立案件受理、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执法协作等联动机制,制定案件办理制度、行政调解制度等15项执法规范工作制度,指导乡镇申领行政执法证件。13个乡镇均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

2.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印发《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法定行政执法主体的通告》(新密政通〔20225号),对全市45个行政执法主体进行公告。组织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做好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工作。审查重大行政处罚备案99件,评查重点执法领域行政处罚案卷19本。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

3.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探索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全面规范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制定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计划,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1.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将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条硬措施细化为七十三条具体措施,制定《中共新密市委 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新密发〔20226号),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

2.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立书记、市长任双指挥长的防汛救灾指挥体系,明确43名县处级领导防汛抗旱职责。健全市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防汛责任制。在3支专业救援队伍基础上,组建市防指成员单位工程抢险突击队282417人,成立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防汛应急救援队伍3746582人。

(七)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重点事项、财政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共实施审计项目113个。

2.自觉接受监督。认真研究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将新密市新惠街社区作为基层社区查阅点的标杆并在全市推广。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主动公开各类信息4914条,受理市本级依申请公开22件。

(八)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

1.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推动四减一即、网办深度、事项动态化管理等工作落实见效,切实提高网上办件量和网办率。

2.完善互联网+监管工作。全市互联网+监管主项覆盖636项,主项覆盖率为93.53%,子项覆盖率为91.49%

(九)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58件,受理55件,办结50件。

2.严格落实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6件,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自觉维护司法权威。

3.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行动,共受理各类纠纷5320件,调解成功率达97.4%

4.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村(居)法律顾问共接受咨询3616次,开展法治讲座217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422件,为村(居)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385条。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审批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682件。

(十)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21次,举办2期市政府领导班子法治专题讲座,利用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加大法治教育力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学法实效。

2.注重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的考察。将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1.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部门法治观念不强,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处理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

2.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仍需健全。行政复议人员配备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匹配;个别行政机关对行政应诉工作重视不够。

3.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乡镇缺少明确的法治工作负责人,法治政府建设进度缓慢。

三、2023年工作安排

1.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2.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完善应急管理相关制度,增强防范突发风险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3.持续推动示范创建。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的创建工作,选树一批模范。

特此报告。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