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现将《新密市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便利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9月27日
新密市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
便利化工作方案
为推进新密市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改革,全面提升获得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报装接入的便利性,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按照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要求,制定新密市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用户思维”、立足“客户体验”,以更好更快服务企业和群众为导向,围绕解决企业多头申报、施工重复开挖等堵点痛点问题,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水电气暖讯接入报装综合受理窗口(以下简称综合窗口),同时依托郑州市政务服务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建立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模块和信息推送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通过整合资源、减少环节、压缩时限、降低成本、优化审批等方式,构建“一窗申报、一表申请、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施工、联合验收”工作模式。
二、适用范围
本工作方案适用于新密市范围内各类企业(含非居民个体用户),办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涉及供水、供电(供电电压等级为10千伏及以下)、供气、供暖、通讯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接入服务;以及新建市政道路的配套公用基础设施(含水气暖各类管线)建设涉及的行政审批和对竣工道路的联合验收等各项服务。
企业用户可结合实际需要提出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申请,按照本方案规定办理;对不需要联合报装的,可按本市水电气暖讯报装有关规定办理。
三、工作措施
1.开发线上专区。依托郑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开发并维护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流程和模块,并与公用服务企业专网和四级联动系统相连通,并链接至新密市政务服务网的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专区。
2.实行并联审批。将水电气暖讯接入外线工程所涉及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许可、挖掘城市道路许可、临时占用城市绿地许可、砍伐迁移城市树木审核、交通安全保障等事项纳入并联审批机制,建立网上联审联批系统,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联合勘查、同步办理、并联审批、统一出件"模式,对符合要求的,2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3.统一规划编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辖区范围内水电气暖讯专项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经依法批准的水电气暖讯专项规划要及时汇交纳入全市“一张蓝图”实施管控,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市政管网设计,提前布局周边区域管网建设,新建项目出让土地时配套做好道路及水电气暖讯管线的选线规划,确保水电气暖讯管线与道路同步规划,为后续接入做好准备。
4.联合咨询辅导。水电气暖讯企业人员组成联合咨询辅导专员,企业用户在申请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前提出辅导需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单位应派出辅导人员针对项目地点、报装规模、周边管线情况,进行报装方案指导,联合辅导人员依据相关规范、规定及工程建设要求,准确、清晰、有效地对用户所咨询的问题履行“一次告知”,指导编制报装方案。
5.提前接入需求。建设单位可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提出市政公用服务接入需求,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受理后将相关材料推送至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主动与建设单位联系,提供上门服务,对接具体技术需求及接入方案。对确需报装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之间应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意见,在设计阶段解决管道打架、重复开挖隐患。水电气暖讯企业提前做好外线报装筹备工作,实现企业“无感报装”。
6.统一现场踏勘。企业申请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由受理部门牵头,组织水电气暖讯企业统一进行现场踏勘,协同编制接入方案,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共享施工沟渠,协同外线施工,避免水电气暖讯企业各自单独施工、多次开挖路面,节约投资成本,减少管线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
7.统一投资界面。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2021 年3月1 日后通过出让或划拨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的投资界面应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另有规定外,不得由用户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费用。费用由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企业和当地政府合理分担。2021 年3 月1 日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在建项目,接入工程建设原则上按当地政府此前相关规定进行。
四、办理流程
(一)申请受理阶段
用户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即可提出市政公用服务接入需求,申请方式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整合优化报装表单,实行一张表单申报,申报材料中所需的立项文件、营业执照、不动产证等可以通过工改系统数据信息共享获取的材料,申请人可免予提供。
1.线下受理。线下实行“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在新密市政务服务中心和水电气暖讯自有营业网点均设置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综合受理窗口,申请人可在任何一个综合受理窗口办理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事宜。
2.线上受理。线上企业用户登录新密市政务服务网,在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专区进行报装申请。用户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即可提出市政公用服务接入需求的,供水单位提供市政管网接入位置,协助制定供水方案;供电单位先期掌握用电容量、用电性质协助制定供电方案;燃气单位先期掌握用气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用气设备摆放位置和用气设备技术参数等数据资料,协助绘制平面布局图;供暖单位对于能配套集中供热的,提出市政管网热源接入,规划热力站房指导意见;通信单位先期掌握该地区网络基站及光纤线路覆盖情况,及时提供技术指导意见。
(二)现场勘查阶段
1.实行联合踏勘。当用户报装单一事项时,由水电气暖讯综合窗口通知相关公共服务单位自行组织现场踏勘和后续对接工作。当申报两个及以上事项则由水电气暖讯综合窗口确定踏勘时间,组织公共服务单位统一进行联合踏勘,并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填写联合踏勘工作单。水电气暖讯自有营业网点受理的,由窗口受理单位组织对应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实行联合现场踏勘,现场勘验时限压缩至1 个工作日以内。在完成现场信息对接、核实接入条件后,按照相关单位各自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在承诺的工作日内完成方案编制。涉及共享沟渠的,水电气暖讯企业应当共同签订联动报装协议,明确协同设计和施工的责任划分、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担、权利义务以及工作机制和违约责任等相关内容。
2.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审。依托四级联动系统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将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的水电气暖讯设计文件审查统一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同步申报、审查、出具意见。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阶段前,由综合受理窗口牵头,通过系统将水电气暖讯设计文件推送给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对红线外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联审,3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
(三)施工阶段
1.实行同步推进。水电气暖讯企业在完成现场踏勘后,进入施工阶段,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要与红线内项目同步推进,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完成红线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红线外施工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新密市水电气暖讯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进行办理,依照《郑州市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豁免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免审批等相关要求,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继续落实好便利措施,提高服务事项的接入效率。
2.实行联合施工。按照协同一体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重复开挖、管线冲突等隐患的区域,由城市管理部门牵头,实行小范围联合施工,统筹协调联合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段施工,强化施工辅导,一次开挖沟槽,避免“各自为政”导致的重复开挖、管线冲突等问题,减少施工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既为企业减负,也减少施工扰民情况。
(四)竣工验收阶段
企业建筑区划红线内、外工程竣工后,实际需求和施工情况,自主选择联合验收或单项分别验收。其中,选择联合验收的,由综合受理窗口牵头组织各专营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联合验收,1 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预约接通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联合上门,主动检测、试压,实现同时通电、通水、通气、通暖。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工作推进专班,建立沟通联络、联合会商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进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改革。
(二)强化技术支撑。
郑州市大数据局负责在郑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开发并维护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流程和模块,做好与水电气暖讯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系统的融合;市住建局负责做好系统的对接工作并将项目信息实时推送至水电气暖讯报装综合窗口,实现联合报装全流程网上运转。
(三)做好全程监管。
将推进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改革作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的重要举措,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要强化监督管理和指导,并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形成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宣传引导。
各业务主管部门、各专营单位要加大改革措施的宣传力度,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做好企业引导,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水电气暖讯协同报装办理流程图
2.水电气暖讯协同报装业务申请表
3.水电气暖讯联合踏勘工作单
4.水电气暖讯配套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申请表
附件 1
水电气暖讯联合报装办理流程图
附件 2
水电气暖讯协同报装业务申请表
项目名称 |
| ||||||
申请单位(盖章) |
| ||||||
信用代码 |
| ||||||
法定代表人 |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 ||
被委托人 |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 ||
项目地址 |
| ||||||
工程性质 |
| ||||||
建筑许可证明编号 |
| ||||||
申请协同报装内容 | 用水报装¨用电报装¨天然气报装¨暖气报装¨通信报装¨ | ||||||
填写说明: 1、建筑许可证明编号(以下任一均可):房产证、不动产权证、购房合同、宅基地证、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 |||||||
用水报装资料(选填) | |||||||
建筑规模 | 楼栋数: 户数: 建筑面积: 最高层数: | ||||||
业务类别 | 新装¨ 改装¨ 临时用水¨ |
用水性质 | 居民生活用水¨ | ||||
非居民生活用水¨ | |||||||
申请日用水量: | m3 | 特种行业用水¨ | |||||
填写说明: 1、用水性质划分:(1)居民生活用水指居民住宅用水;(2)特种行业用水包括洗浴、洗车用水;(3)非居民生活用水指除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外的其他用水 |
协同报装编号: 2022( )号
供暖报装资料(选填) | |||||
拟 用 热 时 间 : 年 月 日 | 采暖系统类型: £¨散热器采暖 ¨地板辐射采暖 ¨中央空调 | ||||
经办人邮箱 |
|
楼栋数量 |
最高层数 |
| |
建筑性质 |
| 用热建筑面积(m2) |
| ||
高区建筑面积(m2) |
|
高区热负荷(KW) |
| ||
低区建筑面积(m2) |
|
低区热负荷(KW) |
| ||
如涉及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等事项请填写 | |||||
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 | 施工地点 |
| |||
掘路种类及面积 |
| ||||
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 | 施工单位 |
| |||
施工单位负责人 |
| ||||
报装承诺 | |||||
我单位(本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对被委托人的报装行为认可 (如有委托情形);承诺报装建筑物合法合规并按时缴纳水电气暖讯费用,由此报装产生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均由我单位(本人)承担。
申请人(或被委托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通信报装资料(选填) | |||||
拟 用 网 时 间 : 年 月 日 | 通讯系统类型: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 ||||
经办人邮箱 |
|
楼栋数量 |
最高层数 |
| |
建筑性质 |
| 建筑面积(m2) |
| ||
高区建筑面积(m2) |
|
低区建筑面积(m2) |
| ||
楼层机房面积(m2) |
|
预留基站面积(m2) |
| ||
如涉及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等事项请填写 | |||||
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 | 施工地点 |
| |||
掘路种类及面积 |
| ||||
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 | 施工单位 |
| |||
施工单位负责人 |
| ||||
报装承诺 | |||||
我单位(本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对被委托人的报装行为认可 (如有委托情形);承诺报装建筑物合法合规并按时缴纳水电气暖讯费用,由此报装产生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均由我单位(本人)承担。
申请人(或被委托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 3
水电气暖讯联合踏勘工作单
项 目 名 称 |
| |||
建 设 单 位 |
| |||
施 工 单 位 |
| |||
项 目 地 址 |
| |||
项目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
联合踏勘单位 |
| |||
联合踏勘时间 |
| |||
联合踏勘内容 | 1、查验水电气暖讯主管网(线、井)现场位置图; 2、查验接入位置是否涉及道路、绿地树木等审批; 3、市政公用服务单位现场提出指导解决方案。 | |||
踏勘单位 | 踏勘意见 | 踏勘人员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 4
水电气暖讯配套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申请表
项目名称 |
| |||
建设单位 |
| |||
建设单位 基本情况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法定代表人 |
|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
| |
项目联系人 |
| 联系人电话 |
| |
建设项目 基本情况 | 项目地址 |
| ||
工程性质 |
| |||
项目性质 |
| |||
申报事项 |
供水验收 |
| ||
电力设施验收 |
| |||
燃气验收 |
| |||
通讯验收 |
| |||
集中供热验收 |
| |||
以上各专项工程我单位已具备验收条件,特此申请进行联合验收。 (注:如需申报某事项,可直接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