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科室(站所):
现将《西大街办事处2024年度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4月20日
西大街办事处2024年度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违法建设综合治理,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持续推动城市品质形象提升,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郑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24年度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网〔2024〕13号)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2024年度,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治理工作,以及视察河南、视察郑州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群众视野、国际视角,科学统筹、依法有序、标本兼治、稳中推进,实现党建工作与治违业务网格化融合,坚决遏增量、持续减存量,努力打造富有现代气息、更加美丽宜居、充满生机活力、人民生活幸福的特色城市,助力提升新密城市魅力内涵,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密新实践。
(一)以目标导向为着力点,标本兼治统筹推进
以城市品位形象提升为要,以年度目标任务为纲,以工作职能分工为责。各村(社区)全面履行治违拆违主体责任。街道资源规划所、区域发展办、城管中队等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范围内的违法建设监管和查处职责。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逐步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违建治理新格局。
(二)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违建问题在哪里,力量就用在哪里;哪里问题突出,重点就放在哪里。以影响城市形象、影响城市规划建设、群众投诉举报、上级交办督办、媒体曝光、存在安全隐患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建设问题为突破口,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管理,大力拆违疏堵、拆违治乱、拆违腾地、拆违增绿,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堵点问题。
(三)以结果导向为落脚点,强化服务提质增效
着眼于服务城市建设大局,服务精细化管理,服务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民生福祉改善,坚持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零发生、零增长,实现存量违法建设底数清、依法拆、持续减,让严格控违、柔性治违、稳妥拆违成为新常态,实现“拆一处美一片、治一片惠一方”的治理成效。强化底线思维,持续开展违法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降风险除隐患,守牢安全底线。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2024年度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总体目标是“坚决遏制新增,大力消减存量”,从源头上坚决堵住新增违法建设,在存量上快速稳妥递减,进一步扩大违法建设“清零区域”。
(一)各村(社区)、科室(站所)
7项重点完成任务:
1.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2.依法下达拆除决定的违法建设拆除整治;
3.配合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省、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违法建设拆除整治;
4.建筑物顶部和退层平台的违法建设拆除整治;
5.道路两侧占压人行道、盲道、绿地,及有碍观瞻的违法建设拆除整治;
6.影响消防安全、存在安全隐患、侵占公共空间、投诉举报等违法建设拆除整治;
7.上级交办督办、媒体曝光、群众投诉举报等焦点性违法建设拆除整治。
同时,加大城市规划区出入主干道两侧、城乡结合部、国省干道沿线各类违法建设治理力度;注重高压线下、河道两侧、公园绿地、水源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陵园墓地等控制范围内各类违法建设治理,以及医疗卫生、学校、市场、厂房、停车场、燃气站点、公交场站等区域各类违法建设治理。
(二)西大街办事处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
3项重点任务:
1.依法履行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行业监管相关职责。依据《新密市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成立新密市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新密治违〔2021〕1号),街道资源规划所负责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在建设项目的批后监管和违法建设性质的核实认定等;区域发展办配合住建局负责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单位的监管,负责对违法建设项目不予办理预售许可证、不予办理房屋租赁登记,敦促物业管理企业对城市建成区楼院新增违法建设行为进行制止、登记和报告等;市场监管所负责对利用违法建设、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市场行为主体吊销营业执照或不予发放营业执照等;城管中队负责对城市建成区国有土地上(既有建筑区、安置地块、安置开发混合地块除外)违法建设的查处等。
2.配合和参与违法建设各专项治理活动相关工作。
3.指导或协助各村(社区)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对照方案,建立台账(2024年1月—4月)
各村(社区)对照本方案,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对辖区各类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澄清底子,建立台账,逐月逐季制定拆除计划。
(二)拆除整治,巩固推进(2024年1月—12月)
定期召开辖区工作会议,统筹调度治理工作进度,通报工作进展,总结推广经验做法,适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全面推进街道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根据办事处年度违法建设治理目标任务,按照既定方案和计划,全面实施违法建设整治和拆除工作。
(三)考评验收,总结讲评(2024年12月)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年度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实施奖惩。各村(社区)、科室(站所)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动态巡查防控工作
按照“条抓块保、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全面覆盖”的要求,落实好违法建设日常巡查工作,切实加强违法建设动态防控。
1.织密巡查网络,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建立以各村(社区)为主体,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的违法建设巡查网络,完善巡查制度,充实巡查力量,加大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并报告违法建设行为。街道资源规划所、区域发展办、城管中队等相关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2.注重全面排查,加强重点区域和特殊时段巡查,全面开展违法建设排查摸底,动态更新违法建设管理台账,加强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检查巡查,坚持管早、管小,坚持“露头就打”,防止突击抢建。
3.建立负面清单。凡本级未主动发现上报,而经媒体曝光、群众举报、上级交办、各级督查通报、市级执法部门发现、无人机巡查发现,以及下达拆除决定后未在法定时限内执行到位的问题,一律纳入村(社区)治违工作负面清单,列入综合考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落实协同配合责任不力,对其他部门违法建设治理协助函件不及时、有效回复的,将进行专项督办,并列入综合考评。
(二)提高快速发现处置能力
按照“重心下移、源头管理、苗头控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违法建设快速处置机制,提高违法建设快速发现和处置能力。
1.控制违建苗头。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巡查发现的闲置空地、堆放材料、旧房拆除、地基开挖等违建苗头,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跟踪监管。在城市建成区注重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督促其加强对出入本小区的建筑材料、施工机具、施工人员的管理和信息登记,从源头上预防违法建设问题发生。
2.落实即查即拆。落实日常巡查责任,做好巡查记录,完善报告制度,发挥村(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作用,对正在建设的新增违法建设,坚决落实“零容忍”,发现后要及时、坚决制止,并依法落实即查即拆,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拆除一处。
3.守牢安全底线。以燃气、供水、供暖、通信相关违法建设为重点做好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果断采取查封、搬离、拆除等过硬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违法建设拆除工作,要注重说服教育,引导鼓励建设单位及个人自拆。确需强制拆除的,要坚持“思想工作在先,风险评估在先,群众工作在先”的原则,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应急预案,严密组织实施,确保社会稳定。
(三)落实投诉举报线索反馈
发挥广大群众在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动员群众监督违建、参与治理。
1.健全举报受理制度。各单位要建立违法建设投诉举报受理反馈制度,向社会公布电话、电子邮箱等投诉举报方式,及时受理,依法处理,事后反馈和回访。
2.依法按时办结。对信访举报、上级交办、媒体曝光等各类违法建设问题线索,按照属地管理和职责法定的原则交办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现场核查,依法处理,限时办结,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报告来文(函)单位。
(四)运用现代科技巡查监管
运用无人机开展巡查,提高建筑物顶部、城乡结合部等复杂区域违法建设线索发现水平,固化证据,动态完善航拍信息数据库。运用“信用新密”信用评价体系将违法建设纳入信用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对违法建设企业(个人)实施信用惩戒。
(五)落实全程全域督导
完善治违工作领导机构,落实闭环管理,紧盯问题,全程督导。对突出问题进行督办,对工作开展不力、明显滞后的事项,及时通报、提示提醒、媒体曝光等,推进问题整改。采取工作通报、媒体曝光、寄送提示函等形式,每月定期通报年度重点任务台账完成情况。对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约谈问责。对失职渎职导致违法建设未依法得到有效处置、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六)严格落实考核评价
落实月讲评、季排名、中期调度检查、年终考核、年度评价。此项工作将同步纳入西大街2024年综合考评考核事项,办事处将对年度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
(七)打造无违建示范路段
综合执法办配合城管局牵头,开展无违建示范路段创建,标准为:道路沿线年度无新增违建,无占压人行道、盲道、绿地及有碍观瞻的违法建设,存量违建拆除率在90%以上。
(八)开展无违建示范楼院创建活动
区域发展版配合住建局牵头,按照老旧小区改造标准开展无违建楼院创建,创建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各类楼院(居民小区、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独立楼院),具体标准为:年度无新增违建,无违法建设投诉举报或虽有投诉举报但已拆除整治到位,存量违建拆除率在90%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充分认识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人员、经费、办公、物资等保障措施,形成职责明确、流程规范、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治违合力
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村(社区)为本辖区内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主体,对辖区内违法建设清查、处理、拆除工作负总责;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履行好违法建设治理行业责任。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违建治理,最大限度形成工作合力。
(三)狠抓制度落实,增强工作实效
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和部门工作职责,落实日常巡查、信息报送、认定查处、联合执法、调度督办、检查考核、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增强工作成效,确保违法建设治理统筹推进。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运用报刊、网络、电视台等各种传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广泛宣传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和工作重点,营造违建治理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注重长效治理,规范治违档案
充分认清信息档案建设对违法建设长效治理的重要作用,在坚持“违建必拆”原则的基础上,对存量违法建设落实分类管理,结合年度违法建设治理目标任务,扎实、有序、逐步减少存量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