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9972689/2018-00020
  • 新密市伏羲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工作意见
  • 2018-03-09
  • 2018-03-09
  • 意见
  • 尖发〔2018〕5号
尖山风景区党委 尖山风景区管委会2018年度工作意见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推进我区加快发展关键一年。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对于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意义重大。立足我区实际,就2018年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总目标:把尖山风景区打造成“景色秀丽,民风淳朴,生态养生,舒适安逸栖息地发扬一种精神:“扎根山区,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用心创新”的尖山精神;紧扣一个重点任务:狠抓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贯穿一条主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办好“两节”:伏羲山杏花节农民摄影文化节;抓好项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个重点项目建设:羲皇圣地美景项目、伏羲山旅游区项目、伏羲古镇项目、风能发电项目丽源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项目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抓项目、调结构、夯基础、惠民生,以全域旅游发展带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牢固树立“项目总抓手、项目化推进”的理念,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促进全域旅游的大发展。要结合我区的伏羲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深入推进以羲皇圣地美景、伏羲山旅游区、伏羲古镇、风能发电丽源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其中羲皇圣地美景项目完成期工程建设任务,实现89幢美景庄园、4幢洋房主体封顶,适时启动三期工程建设,加快神仙洞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步伐;伏羲山旅游区项目完成玻璃廊桥、管式滑道、会盟索道、玻璃滑道、悬崖栈道、百姓街建设投用扩大种植花海面积200亩,加快推进伏羲大峡谷、豫西抗日纪念园、红石林和三泉湖景区组团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伏羲古镇项目实现一期工程运营二期宝业伏羲小镇开工建设;风能发电项目协调督促加快送出线路建设,实现并网发电丽源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项目加快拆迁建设进度。风景区管委会坚持围绕项目抓政务服务,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议事协调机构”;教育引导项目所在地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融入项目建设,在不损害群众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保障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对无理取闹、无故干扰项目建设的不法行为,坚决给予严厉打击,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建设发展环境,以此带动全域旅游加速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新型社区、道路交通、坑塘水坝、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我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要素保障。要全力争取各级各类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快我区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今年要重点完成伏羲古镇社区拆迁安置115户,启动打造神仙洞旅游民宿村;打通位于国公岭、巩密关、钟沟、田种湾、沙古堆、丁沟、牛心石等部分县乡村组断头水泥道路17公里,实施位于尖山、下寺沟、楼院等部分村组水泥道路拓宽改造13公里;在国公岭、田种湾、尖山等村新建扩建坑塘7个,在沙古堆、神仙洞等村打机井2眼,在钟沟村发展水浇地100亩;在国公岭、下寺沟等村新建硬化停车场2个;在尖山等村新建文化健身活动场地4处。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要紧跟城市居民日益成熟的绿色消费心理和我区日益壮大的旅游业发展需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依托田种湾高山错季节蔬菜种植基地,示范带动群众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1000;重点依托国公岭小杂粮种植基地,示范带动群众发展小杂粮600亩。同时,在钟沟、田种湾、沙古堆、楼院等村发展特色经济林和采摘园380亩持续加大对全区农家院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力度,在楼院村新建民宿宾馆1处,尝试利用现有老房子改造民宿客栈10个,逐步实现我区农家院经营的提档升级。

(四)加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劣,已成为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出一条全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神仙洞村创建林业生态示范村,实施道路绿化8公里,环村林110亩,新建花坛1000平方米,小游园3个;完成荒山造林300亩,开展义务植树16000株,深入推进封山育林,强化冬春季森林防火巡查监管,加大禁牧断白力度,严厉打击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行为,加大伏羲山旅游区绿化力度,进一步提升景区生态环境品位;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要求,强化人居环境改善,坚持把“治脏”作为永恒的主题,持之以恒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环卫设施设备配置建设,加强环卫队伍教育培训管理,加大环卫工人清扫保洁频率,增加垃圾清运频次,积极引导和有效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把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转化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树立和保持好我区干净整洁的良好对外形象;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扬尘、秸秆焚烧和散源排放为重点,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全面落实降尘、黄标车淘汰、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减排措施,不断促进工作的深化、细化、常态化,持续保持和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加强乡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联合有关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有效规范规划建设秩序,严禁违法占地和私搭乱建,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加快社会建设,增进群众民生福祉深入推进社会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及时消除各类矛盾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民生实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坚持“脱贫攻坚不落一人、小康路上同心同行”,一手抓攻坚扫尾,一手抓巩固提升,以行业政策到户到人为重点,以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关键,统筹推进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持续提升扶贫项目、资金综合效益,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脱贫攻坚任务。加大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均衡教育资源,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乡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认真落实优生优育政策持续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深化“三单联动”培训机制,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加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范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优抚、助残、救孤、解困等制度,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学校、旅游景(点)区、食品卫生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社会矛盾发现、预防、处置机制,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建设,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区文明程度和群众素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加快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发展能力。经济社会要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关键。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叫响“尖山精神”,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表率谋发展”的综合素能。持续深化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和平时考核,破除管委会机关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知识短缺”“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性、有效性。把敬业、负责、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的生命线,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立说立行、雷厉风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工作。要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模范遵守和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条例》,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政治纪律规矩,始终做到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转作风、树形象,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政治生态探索开展“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以村规民约为依据,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把法治、德治及村民自治“三治融合”,深入开展“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辨是非,明事理,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全区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撑和良好舆论环境。

 

 

 

中共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委员会

201839

主办单位:新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密市青屏大街86号 邮编:45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