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机关各部门、镇直各单位:
根据《中共新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制定新密市大隗镇守法普法2024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8月12日
新密市大隗镇守法普法
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聚焦法治新密建设,健全普法工作体系,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密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1.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河南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强化法治阵地平台宣传效能,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让习近平法治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扎实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
3.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活动。以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2024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
4.大力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组织开展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培训班,持续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5.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让尊规学规守规用规成为党员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6.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宣传。
7.围绕高质量发展普法。及时做好黄河保护法、反有组织犯罪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宣传,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粮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城乡社区治理等法律法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8.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加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产品供给。大力提高科技发展、产业创新、人才引进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公平竞争。组织推动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办事意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9.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普法。围绕平安新密建设,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气象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刑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反邪教、个人信息保护法、法律援助法、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诚信纳税、农民工权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救助、残疾人权益保护、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养老服务、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开展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集资等主题普法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针对扫黑除恶、毒品预防、社区管理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防范校园欺凌、民族宗教政策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教育,依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三、大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10.分层分类开展普法宣传。重点围绕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两委”干部、网民等群体,分层分类分众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抓好“关键少数”,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配齐配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上好开学第一堂法治课,组织参加第三届“全省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宣传周”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持续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专项普法活动。
11.扎实开展“精准普法基层行”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新时代、新征程、争出彩”2024年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安排,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围绕群众需求,有效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2.推动实践养成。把公民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推动社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把公民法治素养与诚信建设相衔接,健全分级分类监管和信用激励、惩戒、修复等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开展网络安全法治教育活动,加强对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网民法治意识。
四、做优法治文化品牌
13.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扩大法治文化影响力。开展红色法治文化阵地调研摸底,推动建设法治文化公园。
14.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子产、韩非、邓析等法家名人典故,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法律格言活起来、传下去。以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为载体,打造流动法治阵地。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加大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发和传承。着力推出一批展现新密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说法治、写法治、画法治、演法治、唱法治。
15.以智能化赋能精准普法。打造新媒体普法宣传矩阵,整合新闻媒体法治宣传资源,扩大普法覆盖面。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将群众身边的法治动态、法治故事制作成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普法作品,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法治宣传。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积极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评选活动,扩大法治文化作品的影响力。
五、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16.深化法治创建。开展守法普法示范街道、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7.建强“法律明白人”队伍。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以村“两委”干部为重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常态化培训,扩大覆盖面。推动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用好《“法律明白人”普法读本》《农村常用涉法案例选编》,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使其成为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
18.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借鉴《宋都调解》在普法中调解、在调解中普法的模式,提升普法时效。完善落实“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员队伍”机制,推进诉源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工作。
六、强化保障落实
19.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全民守法普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组织实施。把守法普法工作纳入本单位本系统法治建设总体部署,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守法普法工作中的难题。
20.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促进各部门、各行业加强本系统、本单位人员学法用法,加大对管理服务对象普法力度。推动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是最好普法的理念,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办案程序中。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案事件,大力开展以案释法明理。
21.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发挥“普法讲师团”“普法宣传员”和“法律明白人”三支队伍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活动,强化普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