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各科室站所,各企业单位:
每年七、八月份,高温、雷电、暴雨、强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增多,是事故易发多发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汛备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郑州市、新密市相关部署要求,深刻汲取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夏季高温汛期期间安全防范工作,有效防范消除各类安全风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以来,高温湿热、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更大风险与压力,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屡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7月19日,陕西省商洛市水县境内突发暴雨山洪,导致丹宁高速水阳段山阳方向严坪村二号桥局部垮塌,导致一些车辆坠河及人员伤亡;7月22日,昆明市盘龙区一沿街一楼商铺招牌设施坠落,事故导致3人死亡、7人受伤;7月25日,中牟县“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外围文宗街井下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导致1名工作人员死亡;7月25日,新郑市孟庄镇南常口村一村民家中发生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燃爆,造成6人受伤;7月26日,永城市高庄工业园区内(河南中瑞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发生铝棒结晶器爆炸,造成5人死亡14人轻伤;7月30日,湖南湘硕化工有限公司三氮唑车间升膜蒸发器发生物理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
各社区、各科室站所、各企业单位要增强做好夏季高温汛期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以“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工贸企业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系统的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各类问题隐患,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红线。
二、聚焦重点领域,严防生产安全事故
各社区、各科室站所、各企业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未雨绸缪,加强防范,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为抓手,切实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九小”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对属于公众聚集场所的“九小”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擅自营业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对在门窗上设置金属栅栏和防盗网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必须设置易于从房间内部开启的装置,便于逃生和救援,未设置的,责令立即拆除,拒不拆除的,一律依法强制拆除。对存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道的,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一律依法强制执行。对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一律依法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对电动自行车在门厅、楼梯间、走道、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室内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的,以及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的,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一律依法予以处罚,并督促整改到位。
危险化学品:紧盯危化品企业储存设施、装卸区域、特殊作业等高风险部位和重点环节,落实针对性防范措施,全面排查建(构)物、储存设施、电气设备、安全仪表等防雷接地情况,彻底消除隐患,有效预防雷电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完善通风降温设施,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场所,保证通风、降温、检测报警设施完好,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有限空间作业:要认真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相关要求,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开展化粪池、沉淀池、污水池(井)、排水管道、地下仓库、冷库等有限空间作业时,要明确作业规程,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同时,要督促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单位按规定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复盘和修订。
食品安全:暑期高温高湿,食品容易腐败变质,极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社区、各相关站所要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食品进货渠道、索证索票、食品储存条件等情况,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来源不明、包装破损或被洪水浸泡食品等违法行为,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分类存放、离墙离地等管理制度,严防因贮存不当导致食品霉变等情况发生,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班子成员、社区“两委”干部要求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定期对分包食品行业单位进行检查,用好用活“食安督”APP。
城镇燃气:全面排查整治燃气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隐患,着重排查整治燃气企业是否办理许可证照,是否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是否存在无证上岗、违章作业,燃气企业充装、运输、储存、经营等环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排查使用燃气的商住混合体、餐饮场所、老旧小区和使用瓶装燃气的大排档、小吃店等,是否安装使用燃气安全装置,是否存在燃气管道占压、穿越密闭空间、擅自改造使用不合格燃气具或气瓶等问题。
废弃设施:要针对废弃窖井、矿坑、井筒、坑塘、砖窑、厂房等多个领域隐患开展排查,建立台账,发现隐患立即上报并处置到位。
高空坠物:对辖区内所有户外广告、招牌、T牌广告牌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要加大重要商业街区、人员密集场所、附着在老旧建筑物、建成时间长、体量大以及停业歇业无主户外广告、招牌等排查力度,严防坠落、倒塌伤人,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要按照“谁设置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建筑物附着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及时整改,对无法整改到位的广告牌等必须限期拆除。
工贸企业:要督促辖区内企业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举一反三,深入研判分析本行业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隐患排查,列出清单,抓好整改,不断增强企业整体安全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保涉及高危行业企业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提升全员管控风险、消除隐患和有效应对初起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养老机构:社会治理办公室和社区服务中心要分别牵头负责对辖区卫生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的摸排检查,重点围绕特种设备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以及是否存在电气焊作业等进行全面检查,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防范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其他各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三、抓好隐患排查,强化汛期安全防范
要深刻吸取“7.20”暴雨灾害教训,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一是发挥好防指办组织协调职能。按照“123、321”防汛工要求,打磨完善防汛救灾工作规则和运行机制,强化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组织做好雨前、雨中、雨后防范应对。二是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安全应急办、综合执法办、区域发展办、应急中队、派出所等防指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分管行业领域防汛救灾工作,同时承担好应急物资、通讯保障、医疗防疫、救援救灾等职责,确保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做好降雨过程防范应对。针对每次降雨过程,做到早研判、早安排、早部署,做到物资准备、队伍预置、风险研判、隐患排查、群众转移、重点巡查、雨停善后、次生灾害防范等全部到位。
四、加强值班值守,提升应急防范能力
要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预报预警,做好汛期各项防范应对工作;要通过微信、大喇叭等多种媒体,广泛进行风险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的提示警示,指导企业和居民做好防范应对;要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严禁出现缺岗、脱岗现象,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险情能及时妥善应对处置。
要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上报制度,即日起安全生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各社区要明确专人负责,于每日(含周六、周日)上午11点前将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以“图片+信息”形式发至微信工作群;坚持每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做好台账记录,于每周五中午12点前将一周问题台账汇总后发至安全办邮箱xmkqaqb@126.com。
202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