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开发古城、融入新城”的工作思路,着力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稳增长
201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0 %;财政收入完成6280万元,同比增长21.8 %;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1.2263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7141元,同比增长9%;招商引资完成4.3亿元。
(二)产业升级促转型
项目招商实现突破。2014年新上开工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2.96亿元,已完成投资4.46亿元。一是总投资1亿元的新天福饮料有限公司年产700万件纯净水项目;二是投资8600万元的郑州荣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三是投资1亿元的郑州安隆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四是投资10亿元的河南温商棉绒物流产业园新建30万吨短棉绒建设项目。河南温商棉绒物流产业园已于9月30日顺利开工建设,其余均已建成投产。
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日趋上升。以康宁特环保、金威电瓷、甫明新材料、金源电气、华隆机械、海洋化工、丰韬建材等一批新型企业为骨干,带动全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古城开发建设提质提速。将古城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进行招商引资。目前,经过修缮文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古城县衙于2014年12月6日正式对社会开放,日游客量最多达3000多人。同时,我镇已与中广传媒公司签订框架协议,计划年内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三)城镇化建设强支撑
交通路网建设快速升级。大力推进以交通道路为先导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五横七纵、内捷外畅”的骨干交通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在市政府的坚强指挥下,在各单位协调配合下,着力做好了郑登快速通道、商登高速公路、长乐路南延、密州大道南延工程的拆迁征补工作。目前郑登快速通道已正式通车,商登高速主线路已经具备临时通车条件,涵洞和梁场正在施工;长乐路南延、密州大道南延工程拆迁顺利完成,工程均已开工建设,道路等级实现新突破;完成湾子河-康楼公路工程修建和C110村道大修工作,实现了与骨干路网的顺畅衔接。
新型社区建设分类推进。甘寨社区已投资1.06亿元,建成入住280户,2014年甘寨社区二期工程投资1300万元建12层72户小高层已封顶,正在粉刷。古城社区已投资2000万元,建成入住120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已完成。南街村和西街村社区规划已完成,通过评审就可以动工建设。金河湾社区已投资1.1亿元,建成834户,入住群众612户。配套建设的农民创业园已经引进两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海洋化工、丰韬建材)。楚沟社区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即将动工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共投入资金192万元,实现了8个“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狠抓“周检查、月评比、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成立了一支拥有18辆垃圾清运车,镇、村、组三级317名环卫保洁人员的环卫队伍,建成了6个垃圾中转站,实现了环卫保洁全覆盖,卫生保洁机制常态化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规范运营的良好局面。
(四)基层基础强保障
网格化管理规范提升。积极整合各类力量,拓展应用信息平台,深入开展七个重点领域以及锅炉、电梯、活动板房、“五小门店”、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共排查各类矛盾问题5699个,组织召开联席会议11次,开展联合执法7次,出动联合行动人员680余人次,办结率99.87 %。利用周一例会、周二集中学习时间,对全镇56名网格长及协管力量开展集中培训10余次,专题培训4次,村级培训10次,进一步提升了网格长的业务素质和办事效能。
生态建设持续深化。全镇共投资1310万元用于生态绿化工作。其中,王超路炸药库段和东街口段等重要廊道、节点绿化已完成,打造出了10余公里的廊道绿化精品带;完成了甘寨村、湾子河村22米宽核桃树栽植以及南环路东街、西街、南街段廊道绿化,共计种植各种苗木6.5万余棵,实现了环境美化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推进;积极配合郑登快速通道两侧35公里的绿化占地、地上附属物丈量、清理工作,保证施工队正常施工。
瓶颈制约有所缓解。深入开展存量闲置土地集中清理处置和土地整理工作,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土地保障;协调辖区群众自筹资金16万元,投入抗旱设备18套,对2500亩耕地进行了浇水灌溉;积极协调市水务部门铺设自来水管道5600米,解决古城、金河湾社区1500口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五)民生改善保稳定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促农、扶农、惠农政策,发放各项惠农资金169万余元,落实补贴玉米种植面积11455.7亩,补贴小麦种植面积11836.89亩,为285户农户购置发放新型小粮仓323套,核查补贴农机具33台。
社保和就业成效明显。对全镇83个五保对象分散供养33人,集中供养50人,入院率达60%;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3人,农村低保679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4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6人;完成养老保险续保收缴9274人。
社会大局平稳有序。认真开展社会矛盾排查,构筑信访安全网。充分利用“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对重点人员实行“四包一”工作机制,把矛盾排查在当地,化解在当地,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100%。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562起,解决信访案件561起,办结率达99.82%。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每月组织人员定期对辖区企业、宾馆、学校、加油站、网吧等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了我镇全年的消防安全和稳定。完善提升“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加强社会综合管控,营造平安和谐的良好环境。
2014年以来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效缓慢;二是长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干部作风和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基层干部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二、2015年工作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争取增长10%;财政收入争取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争取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一)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主线贯穿到全镇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构筑城关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新优势。一是抓工业转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工作方法,扶持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以新密温商棉绒物流产业园、康宁特环保、金威电瓷、甫明新材料、金源电气、海洋化工、丰韬建材等一批新型企业为骨干,力争三年内形成纳税超过全镇三分之二总额的主要支撑;二是强投资开放。发挥我镇区位优势,紧扣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载体打造、基础支撑,坚持以投促建、以投促调、以投促转,确保引进1-2个新型项目,力争8个新建、改建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三是促技术创新。以新型耐火材料为主导,推进传统窑炉节能改造,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综合效益,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四是推古城开发。把“开发古城、融入新城”作为城关振兴的核心,大力开展精品招商、以商招商、专题招商,统筹旅游资源开发,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古城文化旅游休闲品牌。
(二)强力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完善落实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政策措施,投资130万元,抓好4所小学和2所镇办初中及2个社区幼儿园、卫生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努力使农民就地实现城镇化;二是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全力协调服务郑登快速、商登高速、长乐路和密州大道南延工程建设,确保道路早日通车。做好新型社区道路建设工作,完成Y064线的计划报批和修建工作,逐步实现高速、省道、乡道、村道全覆盖;三是优化城镇功能形态。注重规划引领,突出古城特色,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强以旅游、餐饮、休闲为主题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古城“智慧风情慢生活”休闲方式。健全完善游园绿地、供水供气等公共服务设施,添置足量环卫设施;四是加大新型社区建设力度。继续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年度建设任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群众尽快入住。
(三)合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发展以生态蔬菜、特种果树、花卉苗木和生态养殖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推进观光休闲和季节性果品蔬菜现代农业观光等多元化的游乐项目,增强文化内涵;二是持续深化卫生管理。制定完善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体系,把环境卫生管理的各项任务、标准、措施细化成项目、量化成指标,形成完整的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持城乡面貌干净整洁;三是继续加强生态廊道建设。以郑登快速通道生态廊道绿化为契机,在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和关键部位上提升,以绿造景、以绿造势,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加强公路两侧“两违”整治,坚决拆除、取缔违章建筑,杜绝乱搭乱建现象。
(四)聚力抓好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巩固提升网格化管理。继续完善和健全“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按照“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全方位,有问题及时发现,有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需要服务及时到位”的网格管理要求,实现“村中有网、网中有格、人尽其责”的工作格局,促进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有效落实到位;二是着力强化安全生产。扎实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工业企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无缝隙全覆盖。认真做好职业健康的申报工作和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的培训工作。全面加强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教堂等重点领域的消防安全,坚决遏制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切实健全信访工作机制,注重社会面上的控制,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资纠纷、村务公开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完善提升“一村一警”综治联动长效机制,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五)竭力抓好民生实事工程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以农业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大农业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筹措资金解决古城社区东街小区、西街小区、南街小区以及楚沟社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以全市 “全民创业年”为契机,继续建立健全服务网络,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大力支持各个社区农民创业园建设,依托生态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形式,提高农民的就近就业率;三是全面发展各项事业。认真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救灾救济粮发放、计生补贴等惠农政策及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惠民政策。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落实农村片医责任制,完善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设立10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
各位代表!城关的小康社会建设蓝图已经绘就。在今后工作中,镇政府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民生工程落实,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的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城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