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及必要性
为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强化梳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导向,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根据《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郑办〔2023〕1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科工信局研究起草了《新密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
二、起草过程和意见征求情况
2023年5月上旬我局起草形成《新密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初稿。后征求了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生态环境局新密分局、资源规划局、税务局、公安局、教育局、审计局、财政局、统计局、人社局、大数据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严格落实“三标”工作要求,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高位嫁接传统产业,着力促进“五链耦合”,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培育5家链主企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主导产业增长10%以上,引进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制造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35%。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培育1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每年培育2个以上引领作用较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链主企业。
(三)工作机制
1.优化链长组织机制,由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下设链长制工作办公室。每条产业链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作。明确产业链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联系单位,牵头单位会同各配合单位制定年度行动方案,落实工作任务,联系单位配合链长做好日常工作。
2.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协调做好园区承载、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融资、用地、环保等要素保障,统筹解决涉及多个成员单位、乡镇(办)的产业链发展问题。
3.完善逐月调度机制,梳理问题,督促落实。各乡镇(办)、配合单位每月向牵头单位报送产业链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链长对产业链运行中存在问题进行调度,市链长办根据链长调度精神向有关乡镇(办)和有关单位下发任务交办单,重点事项、重点任务、重大问题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范围,开展定期督查。乡镇(办)政府和有关单位收到任务交办单后,及时组织推动问题尽快解决、任务快速落实,并反馈工作进展。
4.强化绩效考核机制,流动管理,确保工作落实。围绕各产业链性质特点,制定年度绩效考核目标,纳入全市综合考评范畴,实施绩效考核。强化考评结果运用,着力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四)主要任务
1.研究制定产业链全景图,制定发展规划、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企业、项目、园区、招商、人才、技术、平台、融资、用地等清单任务,系统构建产业链全景图逐一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方案。
2.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立足补链、延链、强链,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和关键环节,编制产业链招商目录,招引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好的大项目、好项目。
3.加快产业链项目建设,协调解决产业链项目各类问题;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滚动实施项目建设,将项目建设贯穿产业链培育始终。梯次培育产业链企业;建立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深度培育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4.强化小升规企业培育,依托小微企业园,加快中小微企业集聚,形成“链主”企业带动,优势企业集聚、中小微企业支撑的产业生态。
5.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产业链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链创新体系,加强以企业研发平台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6.提升产业链协作水平;按照上级产业链“链主”企业评价体系,每年推荐一批“链主”企业参与评选,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效应,增强产业链资源掌控能力。
7.强化产业链要素支撑,提供融资便利,引进急需人才;用足用好“郑好融”“专精特新贷”平台,积极对接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加快引进产业链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人才增量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速提升。
8.建立产业链评估体系;每年对集群产业链规模能级、创新能力、企业培育、项目支撑、国内外影响力等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形成产业链年度评估报告,并面向社会发布。
(五)保障措施
1.组织推进;各产业链配合单位要配合链长和牵头单位开展各项工作。
2.政策保障;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形成全市产业链高水平发展政策协同体系。
3.宣传激励;做好全面推行链长制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对全市产业链发展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形成支持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的良好氛围。